邵阳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万凤 安逸)2月26日,共青团新邵县委和新邵县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一同到该县新田铺镇二房头村,为今年考取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学生邓润巧(化名)送去5000元助学金,解决了她新学期的学费难题。邓润巧家境贫困,通过团县委牵线搭桥,由县人民法院结对资助完成大学学业。
在新邵,像邓润巧一样幸运的学生还有很多,是希望工程唤起无数爱心人士自愿参与,无私奉献,汇聚成捐资助学的巨大力量,帮助贫困学子圆梦。仅2013年,该县希望工程就累计筹措助学金1271438元,救助贫困学生937名,创造了新邵共青团前所未有的助学规模。
爱心捐款 扩大希望工程资金规模
2013年,共青团新邵县委累计发放贫困学生日常助学金101100元。其中受助高中生40人,资助标准为每人500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83人,资助标准为每人100元;特困学生40人,每人500至2000元。日常资助是团县委希望工程的常规工作,在选择资助对象时都会进行严格把关,要求每一名资助对象都必须由各乡镇实地审核,再上报团县委审批,并在学校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以确保有限的希望工程资金能够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
同时,该县团委还扎实开展团市委组织的“共享蓝天、携手成长”和“一元捐”两项捐款活动,2013年共募集善款107938元,捐款总额连年大幅增加,连续三年排名全市前列。团县委通过将日常资助名额与捐款多少挂钩,充分调动了学校团组织募捐的积极性,为扩大希望工程资金规模做出了积极贡献。
寻求结对 解决贫困学子后顾之忧
近年来,共青团新邵县委与多个爱心团队建立联系,在新邵开展特困学生结对助学,给予受助学生“一对一”长期结对资助。2012年开始,通过团县委积极争取,东莞“千分一”公益助学团队到新邵开展贫困学生“一管到底”结对助学行动。资助原则是从资助当年起一直到大学一年级,资助标准为小学、初中每人每年1000元,高中每年2400元,大学一年级的学杂费以及部分生活费。目前,该县共有244名贫困生得到结对资助,其中大学生11人,高中生22人,小学生和初中生211人。经统计,2013年到位助学金358000元。据悉,“千分一”每年将在新邵新增资助对象,目标是要把新邵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全部资助完。
此外,“中华助学网”2013年结对资助贫困中小学生10人,今后将有望大幅度增加资助名额;“众德爱心基金”资助贫困大学新生12人,今后每年将继续资助一批一本以上的贫困大学新生,资助标准达到每年8000元。
整合资源 助力贫困大学新生圆梦
2013年8月,共青团新邵县委举办“放飞希望、成就梦想”结对助学活动,使29名大学新生每人每年获得县内部分爱心单位3000至6000元的结对资助,资助总金额达51.4万元。同时,团县委向市希望办争取到贫困大学新生资助指标15人,获得资助金额10.5万元,为历年之最。
每一个数字都有学生期盼的目光,每一个数字都承载着家庭的希望,每一个数字都体现了社会对贫困学子的关爱。共青团新邵县委开展的希望工程捐资助学系列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使一批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社会的关爱。共青团新邵县委因此获评“全市希望工程20周年建设奖”。
【作者:李万凤 安逸】
【来源:邵阳新闻网】
【编辑:马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