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从以前的泥土地面变成了水泥地面,原来的平房也变成了楼房,新添了一间多媒体教室,从传统的纸质教学到现在的多媒体教学……”1月18日,洞口县金龙完小老师唐小容介绍,几年前的金龙完小教学楼老旧,食堂简易,村里的孩子总想到外地上学。如今,校园翻修,新教学楼、新操场、多媒体教室等都有了,能像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虽是一字之差,但软件、硬件提质升级却并非易事。近年来,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全力消除“大班额”,连续打出“组合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打开了邵阳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学生们在改造后全新的武冈市邓元泰镇中学里生活学习,健康成长。
从校舍、质量、基础设施方面实施“全面薄改”
“2015年9月来我们学校,在两年多时间里我见证了运动场、教学楼、教师宿舍的翻新,学校发展很快。”隆回县长鄄学校老师王咏芳说。
2017年,邵阳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坚持科学性、有效性与长远性的统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轻重缓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到2017年12月,全市校园校舍建设项目开工1390所,建筑面积1343280平方米,室外运动场789759平方米。项目竣工学校1327所,建筑面积1278356平方米,室外运动场765279平方米。设备购置完成的学校964所,生活设施购置53258(台件套),图书1333878册,数字教育资源17673GB等。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
去年11月,隆回县荷香桥镇树竹小学在抓紧新建教学楼。
从校舍、学位、新建学校入手缓解大班额问题
从邵阳市湘郡铭志学校到双清区志诚学校,再到洞口、新邵、隆回、武冈思源学校,城步民族中学……增加学位,扩大义务教育资源,成为地方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近年来,市本级新建、扩建、改建学校项目20个,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新增学位14236个。
2017年12月,市政府制订市城区化解大班额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2018年全市将增加义务教育学位32211个,全部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到2020年消除56人以上的大班额。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蒋太政表示:“化解超大班额是我市2018年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增加学位、推进教育信息化、支持教师下乡支教等措施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化解大班额,把农村学校办的像城里一样好,逐步消除“城镇学校挤,乡村学校空”的现象。到2019年,所有县市区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