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讯(记者 程懿 尹建国 李君)巾帼展英姿,志愿别样红。在邵阳,就有这样一群“女雷锋”,雷锋精神因她们而薪火相传,因她们而熠熠生辉、历久弥新。她们中有的是公司职员,有的是普通教师,有的是自由职业者,有的是医务工作者……
曹银凤:无怨无悔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曹银凤是新宁县大邵公益志愿者联合会一名普通的志愿者,自从加入公益组织,成为一名志愿者以后,一向热心于公益、乐于助人的她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志愿服务工作中,以无私奉献的精神践行着志愿者的誓言。
2016年曹银凤加入新宁县大邵公益志愿者联合会,成为一名志愿者后,她积极参加助学走访和“一对一”关爱活动,先后摸底走访了20余名贫困学生。
在新宁县清江桥乡中心学校就读的困境学生莹莹、小鑫就是其中两位。曹银凤把她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而这两位女孩也把她当成可信任的阿姨和贴心的朋友。
小鑫的父亲身有残疾,父母离异家庭条件差,住在一座土砖屋里,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小鑫成绩优异,却几度面临失学。莹莹家的情况也差不多,她和小鑫在一个班,学习也很努力,妈妈早年去世,没有一技之长的父亲一个人带着她艰难度日。
两个孩子成绩优异,却因为家庭情况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每天愁眉深锁,脸上是与她们年龄不相符的忧郁。两位孩子的情况被第一次参加走访的曹银凤知道后,她成为她们俩的“一对一”心灵关爱志愿者,也成为了两个孩子的“妈妈”。
有了这两个孩子以后,曹银凤忙碌起来,隔三差五的打电话过去询问生活学习情况,周末抽时间提上牛奶水果等去看望她们。考虑到孩子性格有点内向,她想方设法开导她们,周末接她们到崀山景区游玩,带她们参加亲子活动……
慢慢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多了,性格开朗了,成绩也更优异了。孩子们也与她更亲昵了,不断向她汇报着自己的学习情况:“阿姨,我今天得奖了!”“阿姨,我考试全年级第一!”看到孩子们的变化,听着孩子们的喜报,曹银凤感到自己的付出是那么的有意义。
“有一种生活,只有经历过,你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只有体会过,你才知道其中的快乐。”这是曹银凤从帮助贫困学子、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工作中总结出来。人生短暂,她说她只想在可能的条件下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去帮助服务别人,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价值。
毛玲琳:参加大小志愿服务活动500多次
在大邵公益志愿者队伍中,有这样一位女性:她悲天悯人,为苦难家庭四方奔走;她慈善为怀,为扶弱助学风雨兼程。她足迹遍布隆回南北,她爱心伴随大邵公益。她就是隆回县大邵公益志愿者联合会会长、志愿者毛玲琳。
毛玲琳,隆回县人,自由职业者。因为对苦难的深刻理解和怜悯,2014年6月,毛玲琳加入了志愿者行列。在志愿服务这条路上,她为烧伤孩子捐款,为贫困学生和双孤儿童举行义卖活动,为苦难家庭奔走呼吁;她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道上啃过冰冷的馒头,在雨雪霏霏的夜里受过风吹雨打,在漫长的山路上留下踽踽独行的影子。她组织城里孩子和山里孩子互动,给孩子上“五防”教育课(防拐、防性侵、防自然灾害、防溺水、防意外),为贫困孩子免费举办夏令营;负担起了荷田乡某姐弟俩的学习和生活费。
她走遍了全县乡镇的山山水水,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3000个小时,参加大小志愿服务活动500多次。每次活动中的生活费,她和其他志愿者都采取AA制。为了给山里的孩子点亮一盏心灯,她殚精竭虑;为了给困境中的人以温暖和希望,她全力以赴。几年以来,她个人累计捐款上万元。
隆回县滩头中学的一位女孩,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关爱,从认识她的那年起,毛玲琳就把她认作干女儿,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经常与她交心,给予心灵的关爱,几年下来孩子和她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把她当做亲妈一样,隔三差五地发信息来告诉她现在的心里想法和学习情况。她却常常说,人这一生,最骄傲的事应该是成为灯塔,为那些在黑暗里航行的人照亮来来往往的路,一个灯塔的光不够亮,那就带动其它人来做公益,在她的感召下,越来月多的人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隆回大地上吹开了助人为乐的文明之花。
2016年,她被评为“邵阳市优秀志愿者”;2017年被评为“湖南省最美志愿者”。2014年至2016年每年被评为“县优秀志愿者”。
龙美华:救灾志愿者队伍里每次都有她的身影
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新宁县大邵公益志愿者联合会,就有这样一位志愿者,把雷锋的这句话作为座右铭,身体力行地践行着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她就是新宁县大邵公益志愿者龙美华。
龙美华,是邵阳市新宁县人,自由职业者。自2016年4月加入大邵公益志愿者联合会后,她始终自觉履行大邵公益会员义务 ,热心于大邵公益团队活动,积极参加大邵公益团队的各项活动。
2017年6月底7月初,新宁县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7月2日,新宁县大邵公益志愿者群里发出了招募帖,招募一批志愿者对转移到安置点的受灾群众进行后勤服务和维稳安抚工作。她丢下正在上初二的女儿一个人在家,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活动。
7月3日,她随大邵公益组织人员前往白沙灾区救灾,7月4日,她又协助团县委运送一批救灾物资到崀山镇黄背村。5日、6日、7日、8日……救灾如救火,志愿者队伍里又见到她的身影。
这段时间只要群里有通知,她总是第一个响应,匆匆交代女儿一个人自己在家做饭吃,就去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去了。来自县内外以及各基金会和社会团体的各种救灾物资不断运抵新宁,志愿者们的工作任务日趋繁重。很多志愿者因为工作或其他的原因,不能每次都来参加活动,唯有龙美华,几乎是响应了所有的召集。搬卸救灾物资,别的女志愿者要两个人抬,她一个人就能搬动一大包,被志愿者称为女汉子。
一连20多天,她坚持在救灾第一线,有时是在仓库清点搬运救灾物资,有时是在灾区安抚群众,发放物资。每天在烈日下奔走暴晒,白皙的皮肤晒黑了,她却毫不在意。渴了,喝一口凉水,饿了,吃一口馒头,累了,靠在椅子上休息。
她一直默默地无私奉献,任劳任怨,涓涓细流汇集成大海,她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
刘娟涛: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公益好事
向雷锋学习,不是一句口号。有这样一位女性,她把学雷锋献爱心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却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是的,在扶贫济困,爱心助学这条路上,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喜欢,所以坚持。她就是邵阳市大邵公益联合会的志愿者刘娟涛。
她是邵阳市一名医务工作者,也是一位热心公益的人。
2015年10月11日,一条信息在微信群传播:城步69岁的钟秀香老人不幸摔伤致右腹部大动脉破裂,引起大出血 ,在新邵正骨医院抢救 ,生命垂危 ,急需大量输血 ,而医院血库O型血源紧缺 。看到此信息 ,在市区医院工作的刘娟涛马上和邵阳市血站联系 ,血站迅速向新邵正骨医院调去300毫升O型血,有了这宝贵的血液,再经过医院的全力抢救,老人终于脱离生命危险。直到零点,得知老人脱险的准确消息后她才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
刘娟涛既是志愿者,也是爱心人士。她2015年加入大邵公益,成为一名志愿者。她一边身体力行,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做志愿服务,一边出钱出力,在邵阳、洞口、新宁、城步等地长期资助了多名困境学子的学费,还对数名学子进行了生活和心灵关爱。
她常常驱车从邵阳奔赴到各县区,为结对资助的学生送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以及各种爱心礼物。她常说,我资助学生,并不要求他们有什么回报,只要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并顺利完成学业,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行了。洞口的珊珊同学,家庭十分困难,当刘娟涛来到她家时,孩子正在感冒,家里却没有药。她马上开车带着孩子辗转到镇上药店为孩子买了感冒药,叮嘱孩子按时吃药。她对孩子们的真诚关爱,让孩子们感受到母爱般的温暖,每到一处,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刘妈妈"。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的好事。刘娟涛正是这样一位像雷锋一样,坚持做好事,做善事的人。对于她来说,学雷锋,向雷锋学习,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李红梅:用行动无声诠释尊老爱幼美德
来自城步县大邵公益志愿者联合会的李红梅,今年40岁,是城步县白云中心学校的一名教师。她瘦瘦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话语不多的她,在志愿者队伍里却是做得最多的一个。工作之余,她不仅积极参加大邵公益的助学、关爱等志愿服务活动,还常常带上女儿,悄悄地到城步敬老院去照顾、陪伴孤寡老人。
2017年除夕,家家户户在忙着团圆。可是,感冒发烧的李红梅却放心不下敬老院的老人,她拖着虚弱的身体,带上女儿,来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打扫卫生,更换衣被,又为他们包了饺子,和他们一起过团圆年。等她离开时已是夜里九点多了,敬老院的13位老人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们拉着李红梅的手说:“你真是我们的好闺女啊”。
是的,在家里,李红梅是好妻子,好媳妇,好妈妈。在城步县敬老院的老人眼中,她是大家的好女儿。五年来,李红梅心中时常牵挂着敬老院的老人,每到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她都会带上女儿一起到敬老院去陪伴老人。为老人洗洗衣服,梳梳头发,扫扫屋子。她把这些孤寡老人当成了自己的亲身父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尊老爱幼、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是雷锋精神的一部分,普通志愿者李红梅用行动无声地诠释了这种尊老爱幼的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