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第九轮建设扶贫的第二年,邵阳市继续采取“领导联点、单位联村、队员驻村”的方式进行,全市共有1个中直工作组、9个省直工作组、18个市直工作组、436个县市区直工作组开展建设扶贫工作。各工作组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抓班子、带队伍、强基础、找路子,倾心扶贫,真情帮困。一年多来,驻点村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即日起,本网开辟《走进建设扶贫村》专栏,展示建设扶贫村的变化,总结、宣传工作组的先进事迹与经验做法。
源头活水淌大溪
溪水在坚实齐整的防洪堤间潺潺流动,堤岸栽植的绿化灌木和树苗在春日里相映成翠;附近山峰上云雾缭绕,随着三月的春风轻摇;水泥整修的“八仙井”旁,一位村民正在取水,骑着摩托车的村民不时从旁边的公路经过……3月12日上午,洞口县渣坪乡大溪村万里组的院落旁,呈现着早春迷人的山乡风景。
站在八仙井旁,吕辉红向经过身旁的一位村民问道:“你父亲的病好些了吗”,言语间充满关切,也透着对大溪村的熟悉程度。作为省财政厅驻大溪村建设扶贫工作组组长,他和另一位队员李海龙不懈努力,使大溪村从去年3月开始,集聚着无数的盼想,焕发着蓬勃的生机。
便民桥上话发展
在山野栽种希望
芭蕉冲的山坳间,一垅垅新垦的土地显得整齐、大气,一株株茶苗生机盎然。谢商和肩扛铁锄刚从承包的茶地里培土出来。他是茶园承包的大户,“我有60多亩。工作组为我们开山整地、提供茶苗和技术指导,我们没有出一分钱,只提供劳力。”说起工作组利用荒山带给自己的盼头,他高兴不已。他算了一笔账,到盛产期,每亩茶园收入在5000元左右,只要管理得好,收入相当可观。“我会一心一意搞好这个事情。”
他是全村20多户承包茶园的农户之一。工作组入村以后,面对村民的贫困状况和集体经济的空白,就如何发展产业经济进行了大量调研,努力寻找稳定的带民致富产业,既“输血”更“造血”。经过省农科院专家实地考察,大溪村十分适合发展高山云雾茶,且收益明显,抗风险能力强。在制定好《大溪村股份制茶园建设实施方案》后,茶园立即着手建设。工作组免费提供优质茶苗,并负责统一开垦荒山,承包农户负责精细整地、栽种、施肥、管理和抚育。销售收入分成承包户占85%、土地流转户占10%、村集体占5%的股份制结构,保证了三方利益,提升了农户的积极性,也使茶园从原计划的300亩增加到了400多亩。
云雾缭绕间的壮观茶园
“承包了20多亩,工作组和政府这样支持我们,我们肯定有信心搞好。”村民张书生还有自己的梦想:“将来把品牌推出去,把销路搞好,我们的效益就更好了。”而吕辉红的话也给了他和其他承包者更大的盼头:“我们不仅会请专家长期提供技术指导,下一步还将筹建合作社,对茶园进行统一管理、维护与销售,并与知名的茶叶公司合作。将来还要注册商标,打造大溪自己的品牌,不断提高知名度……”
让甜蜜接力传播
三月的春风吹拂着山村大地,大溪村田垅组村民曹书松家的蜜蜂出出进进,正在为主人今年的收成忙碌着。曹是村里的养蜂能手,也是建设扶贫工作组“学雷锋接力扶贫”的首批受益农户之一。
大溪村地处雪峰山腹地,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且农户居住较分散,适合发展养蜂业。工作组积极联系,于去年4月和湖南蜜蜂哥哥蜂业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学雷锋接力扶贫”的方式引导农户发展养蜂业。在大溪村选择和培养了首批15户养蜂农户。蜂业公司通过与农户签订协议,在第一年免费为每个农户提供6群种蜂,免费发放资料并跟踪管理,义务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至第三年,通过人工繁殖,单个农户的养蜂规模可达60至80箱左右。协议还约定,为了将“甜蜜事业”更好传承,受助者在三年后须无偿将6群种蜂以同样形式帮扶另一户贫困群众。
蜜蜂养殖户在展示自己“家”底
“我原来养了几箱蜂,去年工作组又免费为我提供了6箱种蜂,养蜂技术也得到了加强,收益自然更好了。”曹书松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只要村民有需要,我很乐意给他们提供技术上的帮助,这个力我们一定会接好”。
一项措施让甜蜜传承,将发展的源泉撒播,这或许是工作组的初衷所在,正如扶持茶园建设、辣椒和延季蔬菜种植一样。12日中午,工作组召开养蜂农户会议,详细了解养蜂户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花源不够,需要扩展”、“去年我家糖割早了”、“可否请专家继续来指导一段时间”、“还有农户也想养蜂”……如同养蜂户座谈会的热烈,“学雷锋接力扶贫”的创举正彰显着蓬勃的活力。
用真情绘新大溪
有一台汽车,绿色外壳,那是工作组为村里配备的垃圾清运车,和路旁一个个垃圾池一样,都在为大溪的环境卫生贡献力量……
有一种情怀,蕴含在对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扶助关爱中,蕴含在17名贫困学子得到财政厅干部的对口资助中,蕴含在9个特困户与党员干部建立的结对帮扶中……
有一项基础,着力在工作组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党员干部队伍和村级管理制度建设上,体现在培养优秀村民作为干部后备力量和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党员队伍素质里……
有一张图纸,标示着茶叶基地、自来水储水池、农民健身广场、八仙溪防洪灌溉渠、硬化通组路等字样,那是工作组为大溪村制定的扶贫攻坚实施项目总体规划……
工作组和农户围炉畅谈
“今年会把通村、通组公路全部硬化好,让大溪在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文化娱乐等方面有一个彻底的改变。”吕辉红言语铿锵。去年以来,工作组根据山区基础设施条件差的情况,筹资为村里修建防洪灌溉渠1300米,修建交通桥2座,新建集学校村部一体的综合楼一座,修建垃圾池14个,购买垃圾清运车一台,硬化组道2.7公里,修建村民健身小广场4个。目前,还有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危旧房集中改造、3.7公里连通乡政府的道路、村庄亮化与绿化、农田水利灌溉、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下一步,工作组将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从实施村庄整体规划入手,改变村民旧观念,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改善村容村貌,加强各种类型的文明创建与评比工作,一边扶贫,一边扶志扶精神……凝结着无限盼望与梦想的扶贫规划蓝图,伴随着扶贫人的汗水,正在不断实现,生动地描绘着一个全新的大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