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三月春风拂面时,又在僻远山村中,只是今年的香花渡村已然不同昨日。在村民笑颜绽放的满意中,在这个贫困村的改变里,彰显着省纪委、省监察厅建设扶贫工作组成员的付出,还有带给这个小山村的新希望。
香花渡村位于隆回县三阁司镇,是省纪委、省监察厅2013-2014年度的建设扶贫工作联系点。当去年3月6日,由省纪委正处级纪检员、监察员刘孙科以及省纪委正科级纪检员、监察员屈双湖组成的工作组进驻了该村,这个地处衡邵干旱走廊的贫困村,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工作组在今年将被硬化的通组路上察看
水愈洁净路愈广
“感谢工作组,现在不用喝这样的水了。”3月11日下午,香花渡村一组的袁清田老人指着房顶蓄水池里的水感慨不已。在这个已废弃的池中,一层黄色的泥浆沉积在水底。“这些是从水井里抽的‘地皮水’,以前都是沉淀了之后才用,煮饭有沙子,洗澡有时还发痒。”不过从去年10月开始,老袁已经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现在放心喝、放心用,感觉就是不一样。”
而自来水走进村民家中的那段历程,同样让刘孙科记忆犹新。他们进驻村里以后,通过走访,村民反映最强烈的的就是饮水问题。“他们常年取水的小水井水质不好,甚至沉淀在水桶中的水常常会泛起一层白色腻子,且村民结石病多发。因为水井地势低,下雨天水质就更糟……”这种情况让他和工作组揪心不已,决心改变这种局面。
将村民安全用水作为第一件实事来抓,工作组付之其中的努力或许不为旁人所知晓。从筹集资金的衔接,到及时将该村纳入集中安全饮水工程的努力,再到逐户上门做一些抵制项目实施村民的思想工作……他们有了来回的奔波,有了直至深夜的解疑答惑,有了施工现场的操劳,于是也就有了全长1.5万余米水管的铺设成功,有了洁净的自来水于2013年10月份淌入了村民家中。
平整宽阔的公路见证着变化,也预示着新的发展
“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让我们村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自来水,还是惠及5个村的公路……都让老百姓看到了他们的努力,看到了新的希望。”这是村支书袁清龙的话。3月11日下午3时许,香花渡村的公路旁,一些村民正在夯实水沟对公路路肩进行保护。而这条宽4.5米、被村民戏称“坦克都压不坏”的村道,在工作组的努力下已全线贯通。全长5.3公里,高标准水泥硬化,其中4公里由原来的3.5米拓宽到4.5米,并新建1.3公里,总投资达200万元,惠及5个行政村。
业正初兴情正稠
在香花渡村的龙牙百合基地,刘孙科和屈双湖小心地翻看着长势良好的幼苗。这30亩龙牙百合,正是工作组实施以奖代补、结合村内地形地貌和土质条件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的试点。
“产业发展是扶贫工作的一个重点”,刘孙科如此说道。正是这个原来集体经济和农业产业一片空白的山村,在采取以奖代补措施、以市场引导产业的方式发展了30亩百合基地的基础上,今年还将准备再发展50亩核桃、50亩蜜柚……
龙牙百合基地
工作组所致力于香花渡的远不止这些。不管是去年完成的10户危房改造,还是新修和整修灌排农渠、农沟、斗沟4000余米,新修、整修生产路、田间道3900余米,或是全面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都让村里沐浴着缕缕春风。
工作组让村民感动的还有很多。“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那是去年“六一”为40余名孩子发放书包、学习用品的场景;“爱心助学”,那是联系长沙企业家协会爱心企业家结对帮扶15名贫困学子的义举;联系志愿者慰问特困群众、中秋节前夕向村中老人赠送月饼、兴建图书室并捐赠图书……情怀一直在延续。
“为解决村里的问题,总是很忙,有时很晚才回来睡觉”,那是工作组房东袁清田满是敬意的话;“去年送了油给我。他们还送钱给小孩读书,送药给老百姓,他们太好了”,那是村民孙爱花的感激;“当然认识他们啊,他们常来问我需要改变些什么。老百姓对他们反映很好”,那是村民肖凤舞的满意;“他们的工作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实’、‘勤’、‘好’,这是三阁司镇党委书记黄胜军的敬佩……
正在修建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
在香花渡,涵盖卫生室、村部、农家书屋、村民广场的文化活动中心正在最后施工阶段,通组公路建设、农网改造正将启动实施,乡村清洁和美化亮化也即将开始……工作组带来的春风柔情,正在升腾,亦将愈浓愈真切。
【记者手记】走进香花渡,走近工作组,山村的变化,百姓的心声,看见的、听见的,让人感慨,也让人感动。
刘孙科有这样一个故事:去年母亲身患重病,两次手术、数次住院,在母亲最需要照顾时,在女儿读小学关键期,在妻子身体不好时,他却陪伴在村民身边。为照顾母亲,他甚至在隆回租住一间平房安置母亲,以尽可能“忠孝两全”……
屈双湖有这样一番感受:扶贫既不能简单地“授之以鱼”,也不能满足于“授之以渔”,而是要着力转变村民思想观念,重在“扶志”和“扶智”,让村民增强对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的认识,让村民树立发展人人有责任的意识……
费云峰有这样一个场景:从农户摊放在地上的谷堆抓起一把,放在鼻子上闻了闻,用手指揉着,“看看谷粒饱满与否,了解这里的水质、土壤环境……”他是扶贫组新的成员,3月11日是第一天来到村里来接替屈双湖的工作。显然,他已经开始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