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百花争艳。
“要把双清区打造成为仁爱基金会在湖南的首批助学示范基地,我本人也将继续跟进服务十年。”3月23日,双清区委常委、副区长蒋革新在挂职期满即将回省城履新前,仍放心不下双清的孤困学生,同往常一样来到孤困生姚思娟、姚思雨家,给她姐妹俩送去学习及生活用品,并进行交流。这是双清区践行群众路线大力帮扶贫困学生又一镜头。
精诚所至——争取北京仁爱600万元慈善款
“每位常委都应竭尽所能为教育发展分忧解困,多干实事。”双清区委书记郑再堂在专题研究教育发展的区委常委会议上,语重心长地对全区领导干部提出要求。“重教兴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该区区长肖平满怀深情地说。双清区现有近千名频临失学的贫困孩子,还有近200名孤困学生。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挂职双清区协助联系教育工作的蒋革新倾尽所能,千方百计为贫困学子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他个人捐款1万余元资助两名孩子上学,并承诺将从工资中挤出5万元资助其中一名孩子读完大学,先后4次赴深圳筹集教育捐款50万元,并3次上北京拜访仁爱基金会负责同志,4次从长沙接送基金会同志到区里实地考察走访。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去年12月14日下午,仁爱基金会同志冒着隆冬时节的霏霏寒雨,来到双清区实地组织助学专访活动,当天为180名孤困学童共送来10多万元爱心捐款,并承诺在未来10年对全区180名(包括今后新增的学子)孤困学生每年提供资助直至读完大学,预计助学捐款将超过500万元。此外,自2014年起,基金会还将支持双清区所有学校连续10年开展“仁爱孝德奖”评选,对获奖师生提供奖金总额逾100万元。
组织走访——“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资助为起点,关怀为重点。志愿者们对双清区180名孤困学中首批关爱对象紧锣密鼓地开展资助走访活动,与孩子及家长心贴心交谈,了解孩子生活状况,共同探讨理想和希望,为每个孩子填写家访调查表档案,系上表达爱的传递的蓝丝带,同时建立“多对一”后续走访制度。寒风细雨中,飘曳着象征关怀与鼓励的“蓝丝带”,将志愿者与孩子们的心紧紧地系在了一起,这种新的助学理念牵动着无数仁者的心。
为了真正感受孩子的生活,仁爱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兼助学组组长陈永辉和外联部部长谢民军先后深入部分孤困孩子的学校及住所实地了解情况。姚喆中学的姚月圣同学,其父残疾,为了生计背井离乡投奔亲戚找工作,母亲离家后杳无音讯,靠爷爷种着几亩水稻供他读书。懂事的他从小刻苦努力,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看到家里来了贵客,高兴地忙前忙后端茶送水,并在大家的亲切询问下介绍学习和生活情况。在交谈中,从不善谈的他很快与仁爱基金会的叔叔成了好朋友,他们互留联络电话,“有困难了,就打叔叔名片上的电话……”、“叔叔,你留个QQ号,家里没有电脑,我在学校可以和您交流……”一句句真诚的话语,让孩子心中那份友情和关爱悄然涌动。在接到一份非常喜欢而平时买不起的三国人物拼装积木礼物那一刻,他的脸色露出了人生最灿烂的笑容,这份喜悦令所有在场人为之动容。
高崇山镇中学黄康、黄梦玲同学从小父母双亡,和年迈的奶奶一同生活,长期的困苦生活使他俩形成了孤僻和胆怯的性格。在引导沟通中,许久不开口说话的黄康开始主动向仁爱基金会的叔叔请教消除紧张焦虑的方法。在接受一套专业的心理暗示和姿势训练后,小黄康竟迅速掌握得得心应手,当听到“你真是个一学就会的聪明孩子……”的赞美时,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如果一个生命在困境中感受到温暖和鼓励,由此激发出对未来更大的希望和信心,满怀感恩之情自觉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回报社会,这就是资助者最大的成功。
资助是一种物质载体,关爱却需要资助者对受助者进行持续的精神关怀,并自觉实践善行。通过这次有意义的走访,受助孩子获得了心灵的成长,志愿者在活动中获得心灵上的提升,也让更多人倍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并愿意带自己的孩子来进行家庭走访或助学联谊。
爱心接力——“打造好志愿者队伍助力文明创建”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们一定要打造好帮扶孤困儿童志愿者服务队伍,助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双清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禹会前动情地说。“开展助学活动,就是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体现”副区长李平深有感触。
北京仁爱基金会是由佛教徒发起,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于2006年10月成立的5A级民间慈善组织。其开展的一系列爱心公益活动,得到中央、国家有关部委和北京市大力表彰,获多项殊荣,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基金会主要宗旨是“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实践扶贫助困”,坚持“资助为起点,关怀为重点,让爱传递”,以有限的物质资助解决孩子们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指导帮助受助地区组成一支支志愿者队伍,通过书信关怀、家庭走访、互动联谊等方式,从心灵成长方面给予孩子持续关怀,以此鼓励人去实践善行。倡导“多对一”帮扶,尽量避免传统的“一对一”帮扶,旨在使贫困学生不攀比、不依赖、不把某个人当成大恩人,而是感恩社会,并把自己获得的这份关爱向需要自己帮助的人传递,从而营造充满爱的世界。
仁爱慈善基金的助学理念和精神帮扶理念,正成为双清区资助贫困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新起点。通过举办“仁爱助学”志愿者培训会,仁爱基金为双清区创建文明城市相关责任单位、志愿者队伍及邵阳壹心慈善义工团队100多名爱心人士提供助学新理念指导、走访谈话模式训练及儿童心理调控等课程培训。 3月7日,双清区成立“红心林”志愿服务队,将对处于困境中的孩子和妇女开展“爱心妈妈助困”志愿帮扶活动,进一步助推双清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各类志愿者队伍已达7000余人。
双清区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实际困难,率先在全省携手仁爱基金会帮扶孤困学生,在传承和发扬仁爱助学理念的基础上,践行群众路线,打造“双清助学模式”。重点组建多对一爱心助学团队,发动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后续走访团队,营造爱心接力的浓厚氛围。后期跟踪定期回访,关注孩子成长与变化是团队帮扶的新课题。各种后续的关怀将持续且多样跟进,如定期走访学生家庭,辅导孩子心理,了解学习生活情况和开展爱心集体活动,努力把爱、快乐、信心和温暖带给孩子们,并向一切关心这项活动的爱心机构和爱心人士报告工作进展,分享感动和喜悦,让更多的人加入爱心团队,资助并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感恩和尊重鼓起双翼,携手爱心起飞,融入蔚蓝温暖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