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家级非遗】宝庆竹刻:劲竹刻春秋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 2015-10-13 11:28

 

 

 

    邵阳新闻网 宝庆竹刻是国务院于2006年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是一项古老而又典雅的民间美术,源自古代的手工竹木雕刻技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宝庆竹刻是从实用竹器工艺中脱胎出来的一种集观赏、实用为一体的艺术品,包括“竹青雕刻”、“翻簧竹刻”、“竹根雕刻”、“竹简书刻”。宝庆竹刻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山水人物题材上,把湘南地区的山川风貌和典型的古代文人画意揉粘融合,通过运用宝庆竹刻所特有的雕刻运刀技艺,准确生动地表达出古代文人画意的浪漫主义神韵,并进而把这种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手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诗、书、画、刻并举的手法,反映出历史的变迁和人民的心声,从而体现浓郁的地方情趣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在花鸟飞禽等作品题材上,追求和再现古代工笔画的细致准确、生动传神的效果,并赋予人格化的个性,因而有着典雅、明快、秀美、舒逸的风格,给人们以恬静舒畅和热情愉快的艺术享受。

宝庆现称邵阳市,地处湖南省西南部,山川秀丽,土地肥沃,盛产楠竹。自明嘉靖以来,就是我国竹刻艺术的主要发祥地,以留青竹刻和竹根雕刻著称于世,嘉靖末年刊印的《大来堂制艺》(宝庆竹刻名师潘应斗著)是最有力的见证。清初康熙年间,宝庆竹刻艺人王尚智发明了竹簧制作技艺,给宝庆竹刻和中国的竹刻技艺带来了一场重大革命。翻簧竹刻以其象牙般的高贵品质,秀美奇巧的器型结构,精工细雕的艺术品位而闻名中外,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宝庆竹刻荣获金奖,从此成为各国博物馆和海内外文人雅士极力搜寻的艺术珍品,也成为宝庆竹刻的主要艺术品种。新中国成立后,宝庆竹刻曾辉煌一时,邵阳地区建立了九个竹艺厂,有2000多竹刻艺人,360多个竹刻艺术品种,年产各类竹刻艺术3000多万件(套),出口世界五大洲七十二个国家和地区,是当时湖南省出口创汇的主要支柱产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于种种原因,宝庆竹刻开始走向没落,1991年九个竹艺厂先后破产。只有曾剑潭、胡恒明等二十几位老艺人一直在坚守宝庆竹刻这块艺术阵地。2006年初,宝庆竹刻国家级传承人曾剑潭与他的关门弟子张宗凡(第四批国家级传承人)在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下成立了宝庆竹刻研究所和宝庆竹刻人才培训基地,现在宝庆竹刻正面临一个新的发展局面。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