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彰显美丽。4月22日,本网启动“主力军”系列报道。为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大力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崇尚劳动的浓厚氛围,本网即日起推出“主力军风采”专题,报道一批先进典型,彰显中国梦、劳动美。
市地税局的图书室里洋溢着书香。
学习之中汲力量 服务优处尽朝晖
——记201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市地税局
税收、经济、政史等品类的书籍,整齐摆放在图书室的书柜里,透着浓浓的书香韵味;一本本厚厚的《剪报辑》、资料汇编、读书笔记,蜿蜒在学习室长长的木桌上,彰显着学习的氛围;奖杯、奖牌、奖状,保存在荣誉室里,光彩照人……
这些,让人惊叹,也蕴含着学习、服务、成绩的联系。这些,就在邵阳市地税局里,在这个获得201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单位之中。
让学习成为力量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4月23日,邵阳市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朝晖如此说。正是这名常常自带台灯出差、自备写字板做读书笔记的负责人,率领着全局实实在在地践行和彰显着“让学习成为力量”。
“内抓学习强素质”,正是立足于此,该局将“学以提能”作为文明创建的基石、队伍建设的核心,不断创新学习的方式方法,探索建立学习的长效机制,通过示范导学与平台助学、考试督学与奖励促学相结合,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向广度深度拓展。
或许常人不会相信,近年来李朝晖共计作了40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剪辑各类报刊杂志精彩文章两万多篇;或许旁人感到惊讶,由于市局理论联系实际的示范引领,系统上下形成了“班子成员带头学、中层骨干积极学、广大干部踊跃学”的良好氛围,大部分干部每年作读书笔记在10万字以上;或许旁人不会想到,随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深入推进,全市系统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近5年有10干部考入省部级机关,12人获得全省系统“十佳”称号、55人次考取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等资格……
“学习、和谐、廉政、健康”,“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读书学习已成为邵阳地税的靓丽名片,也已成为引领发展的力量源泉。20年来,全市地税系统共荣获40余项国家级集体和个人荣誉,400多项省级荣誉,市局机关和12个县级局实现了省级文明单位和省级青年文明号两个“满堂红”。市局机关2009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2011年获全国“职工书屋”,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党建活动室和学习室让采访团成员耳目一新
用服务促进发展
4月23日上午,在大祥区地税局办税服务大厅,来为自己商务酒店缴税的李先生很是满意:“不到两分钟就办好了,她们服务很热情,细致。”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纳税人解决问题”、“微笑服务”、“来由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陈金凤是办税服务中心的主任,她表示该服务大厅由一站式多窗口转变为一窗式服务,一个窗口就可以全部办好所有涉税业务,更好地方便纳税人。
“常读税务方面的书籍”,陈金凤表示,“学习提升了自己的修养和业务水平”。她的话彰显着地税局将学习和业务相结合、外抓服务树形象的内涵所在。
邵阳市地方税务局主要负责全市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13个税种以及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8项费金的征收和代收工作。为让让纳税人带着义务来、带着满意归,该局坚持“创建意识上求高、创建品质上求实、创建层面上求广”的工作目标,并在全系统形成了“不比物质比素质、不比学历比学识、不比资历比能力”的良好用人导向,优化服务提质效。
大祥区地税局办税服务大厅
针对邵阳实际,市地税局提出“不求收入规模最大、但求征管质量最好”的工作方针,明确把强征管作为税收工作的主攻方向。通过坚持勤征细管、改革创新,大力强化科技兴税、信息管税,推进税收规模不断跃上新台阶。全市地税收入由2008年初的9.18亿元增至2013年底的43.79亿元,五年间跨越4个十亿台阶。2013年收入增幅和进度均居全省第一。
也正是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近几年全系统共落实困难减免和政策性减免261户次,减免各种地方税收1.63亿元;落实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8000多万元,惠及全市6000多名下岗职工。也正是为纳税人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和对社会的倾心奉献,2008年以来,该局在全市优化经济环境测评中连续五年位居前三,其中2009年至2011年荣获“三连冠”。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对学习的诠释;而在市地税局,不管是对于个人、单位,还是对于邵阳、社会,源自学习的力量,那般清晰耀眼,那般强劲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