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家级非遗】邵阳布袋戏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 2014-05-19 11:23

邵阳布袋戏资料图改

邵阳布袋戏(资料图)

在古戏台演出资料图修改

在古戏台演出(资料图)

布袋戏源于西汉初年,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布袋戏是由一个艺人在一个四平方尺的帷棚戏台内,用双手十指操纵六七寸高的布袋木偶表演,用双脚敲打锣鼓,口含“叫子”(一种艺人用猪小腿骨嵌上铜片自制的口哨)吹奏,演出短小精炼的曲目和戏剧。

邵阳布袋戏动作快捷灵敏,传统剧目中以武打戏、鬼怪戏、滑稽戏居多。艺人往往用夸张幽默的手法,演出讽刺意义的内容,既朴质天真,又辛辣苦涩。邵阳布袋戏的音乐早期以山歌、小调、散曲为主,后逐渐吸收本地的花鼓戏、祁剧等地方戏曲音乐,演出时艺人可根据剧情的需要随心所欲地改变。

邵阳布袋戏融合了当地的民间戏曲、民间音乐、民间技巧、民间风俗和人们的生活情趣,代表了农民群众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层面的欣赏水平,故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艺术精华。2006年5月,邵阳布袋戏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