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讯(记者 刘晔)5月20日,记者在邵阳市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获悉,截至5月20日,市本级“5910”廉政账户的红包礼金上交款已经达到180040元,相对于2013年全年廉政上交款20万元来说,今年的廉政建设工作有明显的好转。
“设立廉政账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拓宽礼金的上交渠道,促使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时、便捷地上交那些当时未能拒收、事后又难以退回,甚至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到的礼金,从而更好地促进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市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副主任曾志强表示。
2013年12月,省纪委、省监察厅专门印发《关于设立廉政账户促进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廉洁自律的通知》,要求按照分级设置、分级管理的原则,省、市州、县市区统一在中国工商银行设立5910廉政账户,并向社会公布。廉政账户适用于全市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按法律规定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我市按照规定时间于2014年2月17日,在工商银行邵阳宝西支行(市体育局旁)正式开通“5910”廉政账户。
堵住“边退边收”腐败漏洞
以前曾有一种现象,一些干部一边收红包一边上交,但往往是“收大的交小的”,或者行将“东窗事发”时才匆匆补交,以此逃避党纪国法追究。
为避免这种情况,我市廉政账户明确规定,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对因各种特殊原因未能拒收、难以退回的礼金,必须自收礼之日起1个月内自行将现金实名交存相应的廉政账户,或者如实登记、上交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对个人上交的礼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应建立工作台账,在15日内将现金交存相应的廉政账户。违规收受礼金礼品不在规定期限内上交的,经查实后,一律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或者组织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在具体办理交款时,本市级、县市的存入本人所在的市州或县市廉政账户。如果是个人,需要用真实姓名或者“本人姓氏+身份证号6位尾数”;如果是单位办理本单位、本系统人员的登记上交款,需要使用本单位、本机构的规范名称或登记上交人的姓名。
为确保廉政账户的信息安全,消除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对于上交红包礼金的顾虑,市纪委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纪检监察机关批准,不得查询廉政账户。廉政账户只存不取,所存资金每季度一次集中结算缴入同级国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也不可能截留、挪用廉政账户资金。
设立廉政账户对于促进我市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廉洁自律,规范礼金登记上交,以及倡导拒收拒送礼金,形成崇尚廉洁的良好社会风气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截至5月20日,市本级廉政账户的红包礼金上交款达18万多元。
继续加大对违规行为查处力度
下一步,市纪委将从宣传教育、督促指导和查究问责等几个方面着力推进廉政账户相关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加强对廉政账户的设立目的、意义、适用对象等具体内容的宣传,加强对党和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提高廉政账户的知晓度和红包礼金上交的自觉性,营造良好氛围,消除心理顾虑,切实做到洁身自好、廉洁从政。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各县市区廉政账户工作的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整体推进全市工作。同时,督促各单位建立健全红包礼金登记、上交工作台账,及时、全额上交礼金。
三是进一步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督导检查和暗访,对明察暗访和群众举报中发现的公款送礼以及违规收受礼金不在规定期限内上交的问题,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通报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