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邵阳新闻网12月7日讯(记者 刘其洁 通讯员 罗建峰)12月7日,武冈市举行“幸福新武冈”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新闻发布会,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该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是武冈历史上极不平凡的40年,实现由“县”到“市”的历史性跨越,加快建设湘西南中心城市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俯瞰武冈一角 张简铭 摄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40年来,武冈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7年全市GDP达到143.3亿元,是1978年1.09亿元的131.5倍。特别是近10年来,年均增速达到13.1%。财政金融实力持续增强,201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10.28亿元,是1978年817万元的126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0年的83元增加到2017年的10779元,增长128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6年的3692元增加到2017年的24395元,增长5.6倍。
邵阳武冈机场上的南航班机
项目建设引领发展
40年来,武冈市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坚定不移固本强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309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223.34亿元,增长7226倍。交通条件实现质的飞跃,全市实现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通水泥路,洞新高速、武靖高速建成通车,邵阳武冈机场建成通航。开工和建成了高标准农田改造、人安饮水、“五小”水利、“四水”治理、农村电网改造等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基础设施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武冈经开区一角
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40年来,武冈市坚持以产业建设为重点,坚定不移转型升级,产业体系显著完善。全市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58.1:17.4:24.5调整为32.7:19.0:48.3,二、三产业权重由41.9%上升到67.3%,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先后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生猪调出大县和全省瘦肉型猪基地、辣椒基地、“铜鹅之乡”、“脐橙之乡”、“中国卤菜之都”。201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99.68亿元,是1978年3425万元的291倍。
即将投产的百威啤酒武冈生产基地
开放力度日益扩大
40年来,武冈市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发展活力显著释放。农村改革影响深远,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税费改革等重大改革。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乡镇、村行政区划调整全面完成。体制改革激发活力,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执法重心下移改革等体制机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党政机关公车改革,财税、商事、投融资、不动产登记、国有企业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扩大开放焕发生机,“十二五”以来,累计实施招商项目120余个,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6%以上。
俯瞰武冈邓家铺镇 张简铭 摄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40年来,武冈市坚持以城乡融合为目标,坚定不移保护生态,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以建成湘西南中心城市为目标,城区面积由2.5平方公里拓展到21.03平方公里,扩大7.4倍;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2.69万人增加到34.33万人,增长11.76倍。村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建成美丽乡村14个。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被批准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被邵阳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为“西部生态圈中心城镇”。
武冈湾头桥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40年来,武冈市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坚定不移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武冈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决策以民生为首选,支出以民生为首位,工作以民生为首要,一批批民生项目、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效。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就,2014年以来累计脱贫85938人,8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12.7%下降到0.89%,脱贫摘帽工作即将接受评估验收。农村危房改造、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健康扶贫“筑网工程”、涉农资金整合、脱贫验收“一述职两评议”等脱贫攻坚“武冈经验”全国、全省推介。
下一步,武冈市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举措,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武冈,奋力谱写中国梦的武冈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