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5月14日讯(通讯员 邱文丽)“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读到这些句子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5月10日,在新邵县潭溪镇孙家桥中学多媒体教室内,由潭溪镇淘金小学玄塘教学点支教老师李清带来的公开示范课正在精彩进行中。
李清是浏阳市黄泥湾小学一级教师,从教28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和语文教学工作。
2018年9月5日,李清带着“我要为山区的孩子做点什么”的想法和浏阳市其他21位优秀老师一起来到了新邵县,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李清支教的学校是潭溪镇淘金小学玄塘教学点,山区条件艰苦,物资匮乏,教学点师资更是不足。李清挑起了学校最繁重的工作,六年级语文、思品、音乐、故事、手工、班主任、语文教研组长……几乎全天包班。
新理念,给山区学校注入活力
山区教育最缺乏、最渴望的就是新的思想和理念。李清坚持从学情出发研究教育教学,她精心策划安排,积极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山区90%以上学生的是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孩子缺乏启蒙教育,缺乏交流,内向拘束,李清带着他们开展跳绳比赛,两人三足比赛、 “小学生该不该上网”辩论会、“革命英烈”故事会、“三十六计”故事会、“学习雷锋好榜样”主题班会、禁毒手抄报比赛、孵蚕养蚕、养花、放风筝等。她还为山区的孩子和浏阳城里的孩子开展了“城乡手拉手”活动,为孩子们搭建了友谊的桥梁,让他们相互通信,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部分留守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管教,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差,李清知道要真正改变他们,就要让他们爱上阅读。于是,李清认真制定好课外阅读计划后,就着手建成了班级图书角。每天早晨,孩子们早早地来到学校,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看着图书,读到高兴处,摇头晃脑;读到伤心时,泪眼婆娑。他们与作者对话,同书中的人物交流。他们陶醉在图书的世界里,成了一群快乐的读书郎。
送爱心,为山里孩子增添温暖
踏上玄塘这片土地,山区孩子的成长便时刻装在李清的心里。为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李清自费为学生购买作业本、文具、文体器材、奖品,复印学习资料。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李清请支教队队长帮着联系义工组织,为孩子们争取到了一百册图书,她又在自己所在的浏阳黄泥湾小学筹集到一百多册图书,在班级建成了图书角。每周,李清的行李箱都是空空回浏阳,满满回玄塘,她背回的不仅仅是许多的本子、文具、奖品和“手拉手”学校的同学们给山区孩子捐赠的衣物,更是润物无声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温暖美好的育人环境。
班里有个叫黄英的女孩,妈妈走了两年多了,家里还有个弟弟,奶奶又生病,家里条件特别不好。但这个孩子很上进,李清来了后,她的学习进步最大,今年其中考试还考了全班第一名。为了鼓励孩子好好学习,李清决定长期资助这个孩子,直到她上大学。
因为有了老师的爱,班里内向的孩子开朗起来了,调皮的孩子变得乖巧了,家境困难的孩子没有那么自卑了。
做表率,帮山乡老师不断成长
一支德育素养高、知识素养精、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山区教育最宝贵的资源。而榜样的引领更是这力量的源泉。李清总是鼓励学校的年轻老师既要脚踏实地,也要有远大的理想,她用实际行动引领老师们读书学习,进行教研教改。
短短几个月时间,李清就为玄塘学校、淘金学校和淘金工会片区等学校上了三堂教研课。为起到示范的作用,李清选择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古诗词等不同的课型课例,精心设计教案。她生动的课堂给老师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潭溪镇教育督管办谢国荣这样评价她的课:“独具匠心的设计,富有激情的语言,行云流水却润物无声的教学,让我们领略名师的风采。”
课后,李清还和老师们共同研讨,从目标确定、问题生成、素材筛选等多方面入手,为老师们做了一次全面的校本教学教研培训,就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详细释疑解惑,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与方法无私奉献出来,令其他老师感动不已。
“也许我不能改变所有的孩子,但只要他们当中有一个、两个因为我的鼓励,而真正地走出原本闭塞的小圈子,迈进更广阔的世界,我这次支教就没白来。” 李清说道,她正以满腔热情和大爱情怀为山区的孩子播下智慧种子、点亮心灵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