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鬼子的大炮,粉碎了我们的家,枪杀了爸妈,留下我们一群的难民……”这首传唱于日寇侵华时期的难民歌,真实地揭露了日寇侵华所犯下的滔天罪行。8月12日,新邵县陈家坊的77岁老人石正希回首当年那段亲眼目睹的经历时,心绪依然难以平静。
“叔外公被活活烧死”
1944年,日军铁蹄踏入湖南,新邵县陈家坊田里村惨遭日寇的蹂躏,当时年仅七岁的石正希亲眼目睹了日寇烧杀抢掠的暴行。
家住邵东县洪桥村的彭独财老人是石正希的叔外公。1944年5月的一天,彭独财像往常一样肩扛锄头上山挖土耕种,被突然出现的日兵抓去驻地,遭到了日兵的严刑拷打。日兵宣称彭独财偷走了一支枪,勒令他交出来。先是用枪托打,用皮带抽。因为他无枪可交,日兵又改用刺刀刺他的手臂和大腿,彭独财几次晕死。最后,万恶的日寇将彭独财捆绑在树上,堆上干柴,放火将他活活烧死,并将其尸体丢入地窖中,不许其亲属收尸安葬。
“庵堂里大发淫威”
1944年7月,日本兵再次来到石正希的家乡抢劫粮食和财物,闻讯的百姓纷纷逃往大山深处。
当地有座小山,山上有座名为香山庵的庵堂,老人、妇女和儿童体力较差跑不动,就藏匿在香山庵里。石正希随他的母亲以及十岁的姐姐也躲在庵堂内。日兵竟找上山来,将庵堂的前后门堵住后,五六个日兵进入庵堂拖扯中青年妇女。石正希和他的姐姐趁此机会不顾一切从大门冲了出去,也许是由于年龄幼小,日兵并未多加阻挠。逃出大门的石正希姐弟躲在后山的树丛中,听到庵堂内的哭叫嘶喊声一声高过一声。日兵在毫无抵抗力的中国妇女身上发泄着兽欲,一批接一批地轮换着折腾了近一个小时之后才撤离。在神圣的佛像前,发生着世间最残忍的恶行。
“被迫给小鬼子当挑夫”
陈家坊田里村是龙山山脉起源之地,是龙山山区太芝庙、大江边等十余个乡村至邵阳的必经之地,日寇到各村抢劫粮食等财物必须经过此地运送出去。因此,日寇三天两头进村庄掳抢,每次经过少则二三十名挑夫,多则四五十名被逼迫着替日寇运送抢来的物资。几次三番之后,老百姓的存粮被搜刮得干干净净。百姓因为害怕被抓去做挑夫而不敢下地耕种,越来越多的人家陷入忍饥挨饿的境地,用草根树皮充饥的比比皆是。与石正希同龄的,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一个名叫涛伢子的孤儿,因不堪忍受饥饿而外出乞讨,却再也没有回来过。原来,他饿得不行,冒险去日兵驻地乞讨,被日兵抓住打死了。
石正希年仅16岁的哥哥是不幸被抓去做挑夫的一员。因为年少胆小,他很难逃脱日日做苦力的命运。有一次,他和其他挑夫试图逃跑,被日兵发现痛打了一顿,之后便一直等待着更好的机会。他每天挑七八十斤的重担走四五十里路,直到成功脱身。两个月挑夫生活,把他折磨得骨瘦如柴,不复人样了。在那段时间里,石正希的母亲每日以泪洗面,全家人都处在不尽的惊吓与担忧中。
“我说出这些,是为了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把历史的真相告知现在的人们。”石正希的泪水潸然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