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县长乐乡矿工田春景说起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从煤矿行业转型后,文坪镇双扶煤矿老板黄家坤在政府扶持下,正欲寻求大发展。
武冈市文坪镇双扶煤矿正转型发展木材产业。
邵东县流泽镇阳合煤矿土地上现已栽种了松柏树,植被得到很好的恢复。
邵阳新闻网讯(记者 马晶 通讯员 马永忠 莫军桥)我市在关闭退出的65对矿井中,矿工的数量庞大,人员安置成为棘手难题。仅邵阳县就有煤矿从业人员约4500人,煤矿从业人员工伤和职业病问题突出。
在处理这些复杂的遗留问题上,邵阳县和邵东县就把工作重点放在保障民生上,逐个摸清煤矿存在的工资拖欠、工伤赔偿、房屋受损补偿、田地受损补偿、股东内部矛盾等具体问题,严格规定关闭奖补资金首先用于处理农民工工资、职工工伤、职业病防治、房屋受损赔偿等民生问题,余下资金再用于股东内部股金补偿。
政策引导 再就业培训 帮助矿工走出困境
邵阳县长乐乡和长阳铺镇的老百姓收入一直以来都依赖于煤矿,大部分山田都已荒废,随着煤矿的关闭,老百姓面临严重生活生存问题。今年58岁的田春景是邵阳县亮禾山煤矿的矿工,在煤矿上干了13年,全家5口人一直靠他维持生计。随着煤矿的关闭,一家人也没了经济来源,“我肯定支持关闭煤矿,因为在那上班让家人天天很担心,但是现在关闭之后,我们这类矿工确实生活出现很大困难。”
像田春景这样的矿工还有很多,为了解决他们的再就业问题,当地政府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我们为失业工人,企业主改行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一个加大服务,把原来的厂房低价承包给他们从事养殖产业,第二个从政策上,母猪补贴给他们争取到位,三个在技术服务上门,通过畜牧站,林业站技术员现场指导。”长乐乡乡长刘恩德介绍道。
通过当地政府引导,现在田春景准备跟矿主合伙在亮禾山煤矿上办一家大型的养殖场,目前手续正在办理中,预计以后的经济效益比煤矿收入要翻一番。
李超辉曾经是武冈文坪镇双扶煤矿的带班班长,井下工作将近8年,煤矿关闭以后,当地政府就集中组织矿主和矿工进行再就业培训,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技术培训,鼓励有资金的投产种植业、养殖业,并安排农业、林业、畜牧部门的技术人员定期到种养基地进行现场指导。对于年轻的有一技之长的工人当地还通过劳务输出的方式,给他们联系到沿海省份企业就业。经过培训后,李超辉现在与他人合伙办了一家豆腐厂,已经成功转行,“现在豆腐厂效益不错,感觉现在赚钱比以前安心很多,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因矿制宜 发展生态农业 鼓励矿主产业转型
通过政府宣传引导,煤矿企业和当地老百姓观念上实现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他们已经认识到了经济的发展要讲究质量,要讲究安全,这次传统产业的关闭也是企业主开拓新的思路,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实现产业转型的一个契机。
文坪镇双扶煤矿的矿主黄家坤目前也已经找到了转行新项目,计划投资8000万在当地开办一家新农合作社,把矿区植被恢复搞种植、养殖、加工循环经济产业,打造成武冈最大的生态立体农业基地。目前,已经租下了矿区400亩的水库、山地,三年内将初具规模。
新邵县龙溪铺羊城、小水坑煤矿关闭了以后,当地党务政府着重引导企业主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发展新的环保生态的产业,带动当地群众致富,让那些在煤矿里常年供职的职工能够找到新的就业岗位,同时让企业主找到新的产业路子,“现在小水坑煤矿的承包人办了家环保砖厂,也安排了几十个煤矿的老职工就业,找到了新的经济发展的路子,羊城煤矿的承包人,现在正在市场上进行广泛调研和考察,准备兴办新的农业产业项目。”龙溪铺镇党委书记侯平安介绍道。
退矿还林 维修道路 拆迁安置 招商引资
煤矿关闭了后,工作还没有结束,矿区植被恢复、道路维修、老百姓房屋开裂补偿,这些遗留问题的解决同样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
邵东县国土资源局、林业局在1月9日就开始了关闭煤矿的矿区复垦、植被恢复和绿化工作,其中廉东煤矿、阳合煤矿等三个矿区的复垦和植被恢复工作已被市小煤矿关闭退出领导小组定为全市示范店。现在,阳合煤矿已经看不到主井和风井了,上面全部种上了成片的樟树。
武冈市还把采矿区治理进行立项,对龙江、栗山园两家国营煤矿职工宿舍纳入了棚户区改造项目,将矿区危房进行整体搬迁,集中解决一千多名矿工们的住房问题。
为了解决老百姓房屋开裂问题,廉东煤矿从补偿资金拿出一部分资金由村里面负责逐户补偿到位。现在廉桥镇准备把废弃的矿区用作建设用地,等交通道路维修好以后,利用招商引资引进一家企业过来投资办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