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脚印为账本 白发是功绩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姚知知 2014-09-04 09:31

IMG_6333

袁玉辉在山区工作24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


邵阳新闻网讯 (记者 姚知知 )“工作艰苦、生活辛苦、待遇清苦”是山区乡镇基层干部的真实写照。在巍巍雪峰山下,有个干部在“三苦”的环境中坚守了24年。

24年朝霜晚露,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春小伙,成为头发斑白的沧桑中年,像一头负重前行的“孺子牛”,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无悔的青春年华,谱写了一曲曲扎根基层、奉献山区的瑶乡情歌;24年春华秋实,他心里装满了山区百姓,瑶乡的路有多长,他的足迹就有多长;致富的路有多远,他就坚持走多远;24年餐风露宿,他肿了双腿瘦了身,绿了青山白了头,历经千难万险,数次闯过生死鬼门关,却让瑶乡百姓们的生活富了、日子好了、脸上笑了……

他是瑶乡人民的亲人、山区百姓的“孺子牛”、现任洞口县罗溪瑶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袁玉辉。白发为账本,脚印为功绩。袁玉辉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

IMG_6324

袁玉辉向罗溪瑶乡宗溪村村民了解有机稻生产情况。

 

只为百姓脱贫致富

2011年3月,县委政府安排袁玉辉去罗溪瑶族乡工作,继续担任党委副书记、乡长,从最贫穷的瑶乡到最边远的瑶乡,属于平级调动,没有得到提拔。当时有很多同志为他抱不平,说从一个山区到另一个更为偏远的山区没必要、不值得。但他没有半点情绪,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立即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当中。

罗溪瑶族乡位于洞口最西端,距县城74公里,崎岖的山路,让这里几乎与世隔绝,俨然一片世外桃源。来到罗溪瑶族乡,袁玉辉为这里的青山绿水所倾倒,然而,偏远山区村民生活的艰苦,让袁玉辉心中多了一份沉重。如何帮民致富,成为袁玉辉这位瑶乡的“父母官”首要面对的难题。

心怀百姓,才能有所作为。2011年,袁玉辉了解到,洞口县有两家农产品企业:香芝然米业与雪峰贡米,这两种有机稻的种植,需要独特的气候条件。通过深入了解,袁玉辉的直觉告诉他,这是罗溪乡的一条致富路。

然而,罗溪瑶乡村民守旧的思想为袁玉辉有机稻的种植推广出了不少难题。不少村民认为,农民种田只是为了自家的口粮,靠种田致富不太实际,因为除开农药化肥的开支,种田不赚钱,而且,要他们尝试种新品种,大多数人都有抵触情绪。

为了让村民接受这种新事物,袁玉辉三番五次到村组开会,以“诚心”换“真心”,让一些党员碍于面子,开始试种香芝然有机稻。“当时心里不怎么想种的。村里乡里的干部给我讲,党员要带个头,我不种面子上过不去,不种对不住他们,后来种了价格产量都可以,后来我就想多种,但是老百姓积极性都高了,现在村里没有闲置的土地。”罗溪瑶乡宗溪村村民覃凯从“试一试”到“无地可种”,有机稻的增收,让他尝到了甜头。

为了让村民种植有保障,罗溪乡与香芝然米业签订了协议,种植的有机稻同区域,同品种,同价格。然而,第一年香芝然米业的差价收购,给袁玉辉有机稻的推广再出难题。罗溪瑶乡宗溪村支部书记徐中兰说:“一两个月了还没有来收购,年底了还没有来。我们给公司打电话,雪峰贡米是200元/百斤,但是公司只出180元,老百姓觉得不公平,有意见。

在知晓此事后,袁玉辉带着村里的干部,不顾天寒地冻,到香芝然米业老总所在的邵东县面谈,袁玉辉的“面子”打动了香芝然米业老总,最终确定按同价收购。

价格的问题落实了,但是香芝然收购的滞后,让村民对有机稻的种植再生疑虑。为了消除村民疑虑,袁玉辉深入基层,与种植户交谈,田间地头留下一个个的脚印,让当地村民感到了袁玉辉的真心。第二年,有机稻的种植走上了平稳的道路,每人每年1500元的种粮增收,让宗溪村920亩水田都种上了有机稻,其他村组的有机稻种植也逐步推广开来。

 

wKgB21BBbLXkZyW7AAWLun0xe7Y07.groupinfo.w600

罗溪国家级森林公园瀑布群龙头三吊景点。


要使乡域资源变瑰宝

罗溪瑶族乡位于洞口最西端,有洞口“小西藏”之称。境内的罗溪国家级森林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无污染的神奇绿洲”。但长期藏在深山无人识。为了开发罗溪的旅游资源,打响罗溪绿色生态旅游品牌,带动瑶乡经济发展,袁玉辉上任之初,就拖着病腿一头扎进罗溪的大山。

为了勘察和确立旅游线路,他一次次拄着木棍钻深山、趟溪流、攀悬崖,累得气喘吁吁;为了旅游景点的开发和推介,他一次次拖着像灌了铅的病腿跑长沙、上北京;为了发展壮大旅游产业,他夜宿农家问计于民,与瑶乡群众共商发展旅游产业的妙计良方。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罗溪森林公园升格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13年被省旅游局评为“3A”级景区,今年“五一”期间游客量达到4万余人次。

“我们现在旅游最欠缺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解决吃住行的问题,从洞口过来有70多公里,从江口下高速还有40公里,但是路太窄,大巴车进不来,这方面是我们的短腿,我们的接待能力欠缺,来过的人说风景好,但是住的不好,玩的不好,景区里面的路不好走,下步我们从招商引资方面,把基础设施做好,把旅游的景点开发好。”面对成绩,袁玉辉不骄不躁,他想的是进一步发掘地域资源,让旅游成为罗溪的一条致富路。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