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慕名前来向皮绍娣(右一)咨询养殖技术。
邵阳新闻网讯 (记者 姚知知)9月4日上午,艳阳高照。邵阳市兽医局副局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皮绍娣,帮助一位从邵东赶来咨询技术的养羊户后,又带着同事去市中南家禽批发大市场督查活禽检疫工作。
皮绍娣,自小在城市长大,从1990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邵阳市家畜疫病防检站工作,这一干就是24年。对于学化工的皮绍娣来说,兽医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但她一边通过参加湖南农业大学的兽医专业学习,一边虚心向兽医前辈们请教。她不断总结积累,撰写病例几百例,使自己从一个“门外汉”迅速成长为全市兽医行业的“领头雁”,用心血和汗水把自己铸造成行业的一块“钢”!
如今,24年过去了,皮绍娣依然坚持在防疫一线。在领导和同事眼中,皮绍娣是个名副其实的“拼命三娘”;在广大养殖户心中,她是畜禽的“救世主”。对她自己而已,“疫情就是命令”,无论何时,即使是节假日,只要接到疫情疫病报告,她就会立刻敢往第一现场。
皮绍娣和同事在家禽批发大市场督查活禽检疫工作。
忘我工作 倾情奉献
2003年,城步西岩镇一奶牛养殖户50多头奶犊牛发生严重疾病,遍访周围养猪大户及行家,都没能找到解决办法。皮绍娣闻讯后,二话不说就前往进行诊断。经过细致的调查确诊,皮绍娣给出了综合解决方案。最后,奶牛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为养殖户挽回了经济损失。
在2004年武冈抗击禽流感疫情时,因为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超负荷工作,她病倒在岗位上。被同事送进医院后不久,她偷偷拔掉针头后急返一线,又强打起精神立即投入战斗。在2006年至2008年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工作中,时值高温炎热,为确诊疫情,她在疫点现场对恶臭难闻的病死猪进行解剖,一蹲就是5个多小时,汗水浸湿了全身,她却浑然不知。
回忆工作的点滴,皮绍娣有种淡淡的坚持。“邵阳作为一个养殖大市,养殖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畜牧科技人员,是农民最坚强的后盾,是他们的希望所在。我们要对得起自己的工作,要对农户的希望负责。”在皮绍娣眼中,每一次疫情的发生,都是一场灾难。“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养殖户从灾难性的损失中解救出来。”这二十年来,皮绍娣已经忘记到底走过多少乡村,蹲过多少家农户的猪栏和牛栏,挽回过多少农户的求富希望。然而每一次,当拖着疲惫的身体做好一次次疫病免疫后,皮绍娣总能找到一种满足感。
为做好疫病防控工作,皮绍娣与同事一起在实验室研究分析血样。
辛勤耕耘 收获赞誉
目前,全市有各类规模养殖场3.78万个,其中规模养猪场2.41万个、草食动物规模养殖场6700多个、养禽场6800多个。皮绍娣深知,她肩负的动物防疫的重担有多艰巨。疫苗的更替和设备的更新,往往难以跟上疫病的发展,这是摆在皮绍娣和其他动物疫病防控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用临场的实践和丰富的经验,来补充设备的不足和疫苗的滞后。”这是皮绍娣对于动物防疫的深刻认知。这些年来,她在疫病防治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撰写病例几百例,在重要核心期刊 上发表论文30篇,积累了丰富的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经验。
正是有了她及像她一样懂科学、不怕苦、不怕累和忘我工作精神的全市动物防疫工作者的努力,确保了邵阳市动物疫病防控目标得以实现。
2006年—2008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期间,她走了遍全市大小乡村,到养殖户家进行疫情调查诊断和治疗,与课题研究人员一起研究分析,采用中草药积极治疗发病生猪,使全市生猪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养殖户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万元;2010年的生猪流行性腹泻疫情席卷全国,她带领技术人员到300多个养猪场进行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了一套防治方案,至2012年生猪流行性腹泻疫情在该市得到有效控制,生猪病死率从2010年的35%下降到了6.2%;她主持的3项课题研究成果,使全市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明显下降,2012年与2006年相比,邵阳市猪、牛、羊、禽死亡率分别下降了1.32%、0.79%、0.47%、8.33%,年均增收近亿元。截至2013年,邵阳市连续七年被湖南省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评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红旗(先进)单位。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皮绍娣捍卫着她的梦想,也赢得了成就和荣誉。她多次荣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省、市“芙蓉百岗明星”,市“三八红旗手”;曾被推选为第九届湖南省党代表,2010年晋升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面对赞誉,皮绍娣仅淡淡一笑:“我只是热爱我的工作。”路在前 ,行不止。20多年如一日 ,皮绍娣对动物防疫的热情 ,仍像刚入行那年那样兴致盎然眷恋不已。践行群众路线,为广大农户解决实际困难,皮绍娣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