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开启挫折教育 落实立德树人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张飞跃 2021-11-12 23:19

当下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欣赏教育讲得多,推介得广,而挫折教育很少涉及,甚至被贬低,并由此带来一些教育问题。基于此,在当下提出、推行“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的背景下,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挫折教育。

一、社会的发展,日益优越的物质条件,使得今天的学生难能经历挫折

儿时的记忆最为深刻,尤其是曾经历的饥饿、寒冷的童年时光,每天面对的挫折就是如何把肚子填饱些。想尽办法捞几条鱼虾,捕几只鸟雀,摘几个野果,以解腹饥口馋。艰苦的环境和生活就是最直接、最现实、最深刻的挫折教育。

尽管在当时不认为是挫折教育,是当时不得已、难以改变的生活。但必须承认:面对挫折、经历挫折,尽力解决挫折,能让人的内心世界变得坚韧和强大;逆境,往往锻炼人,铸就生活的强者。

而当下许多学生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唯有读书高”成了他们的唯一,何曾经历挫折?正所谓“少年不知愁滋味”,心灵脆弱得叫人放心不下!得失平衡之间,他们得到的是优越的物质条件,失去的是承受挫折的心理历练。

日本的孩子以单薄的衣物过冬,即便寒冷也克制不加衣物保暖,他们对下一代的心理历练,值得我们思考。

二、对孩子的溺爱,挫折教育的缺失,让教育对孩子让步,让家庭、社会承受揪心之痛

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心底拒绝孩子承受挫折,他们认为自己吃苦就是为孩子不再吃苦,他们为孩子付出了该付出的和不该付出的,有此前提,孩子集父母辈、爷爷辈多爱于一身,对孩子溺爱、纵容、护短。让教育方式和手段一再退让,只能表扬,不能批评。

有溺爱他们的长辈做“坚强后盾”,很多孩子受不得半点委屈。一遇到挫折就想不开,以斗气、吵架、离家出走,甚至以“跳高”的方式来回应。挫折教育的缺失,造就了不少心理阴暗、性格暴戾、情感冷漠的“娇子”。更让人惊讶的,一度被大家认同的名校高材生,归国留洋生,也做出了意想不到的逆天之举。

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问题的症结到底出在哪里?有果必有因,事物发展的偶然性毕竟是个案,事物发展的必然性绝对有原因。

我们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欣赏教育和挫折教育的双驱并行才是教育的务本之举,本立而道生,非一朝一夕之功。

三、开启挫折教育,让挫折教育成为常态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这是挫折教育的启蒙。作为普通凡人,不能受天降之大任,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则是祖宗的朴素的挫折教育。

对于莘莘学子来说,更日常、更朴素的挫折教育更适合在学校展开,那么具体要如何在学校开展挫折教育?

首先,应体现在办学思想上,思想是行为之先导。双清区铁砂岭小学的校训是八自教育,即“自理、自律、自学、自省、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每当学生在周会课齐背校训时,即是我构思的挫折教育的思想背景。我校的办学目标是“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明天的学生,务必成人,力争成材”,成堂堂正正的人,成顶天立地的人,成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的人。成人,是挫折教育的蹒跚起步,也是挫折教育一以贯之的持续发力。

其次,挫折教育应凸显在校园文化上,要让学生认识挫折、承受挫折,克服挫折,校园文化的设计则要紧紧围绕学生本人。拒绝校园文化的照般主义,搬来物虽然“高大上”,因没走进学校小主人的心灵世界而空洞乏味。所以,校园文化应原始接受学校小主人天真的思想、稚嫩的语言;校园文化应欣然接受学校小主人分享成功的喜悦,舒缓经受挫折的阵痛;校园文化应真切接受学校小主人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也只有呈现鲜活的事、灵动的人的校园文化,才有扑面而来的教育气息,才有充满生机的教育驱动力。

最后,挫折教育进课堂,才是挫折教育的落脚点。记得一堂排球赛课,学校两队势力悬殊,但弱势的一方不气馁,配合协作,打得异常顽强、勇敢,这即是生动的挫折教育。胜、不妄喜,败,不惶馁。其实,生本课、周会课、思品课、班会课,都可开讲挫折教育;作文、演讲、队活动、班训、班规、黑板报、手抄报都可开展挫折教育。贵在用心,重在渗透,巧在延伸,关键在坚持。

四、家校合力,共推挫折教育

首先,家长要树立“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教育思想。温室里的花经不起风雨,下述现象就是最好的例证:夏天的周会课,学生站在比较热的操场,站不了一节课,倒下一大片。试问!谁之错?谁之责??今天他们是祖国的花朵,明天的他们可是祖国的栋梁啊!?

其次,必须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曾经,孩子过多的作业让他们睡眠不足,孩子的双休日培训让他们比上课还累。小小年纪就配上了深度眼镜,重重的书包佝偻了他们弱小的身子。所以,党中央国务院两办联合发文,提出、推行“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作业减量,数量要减少,质量要提高。作业的内容不仅指书面作业,还可以考虑动手能力。如手工制作、勤做家务、整理内务等。作业的形式也可以体现为推荐课外阅读,引导课后自学等选择性作业。

最后,陪伴和沟通是挫折教育的灵丹妙药,和孩子们一起锻炼,如跑步、打球、双休日带孩子爬山、参加公益活动,分享孩子的快乐,疏导孩子的困惑。丰富、细腻、坚韧、强大孩子的内心世界,才是家庭挫折教育的坚守之道。

教育是国之大计,教师是塑造灵魂的人,这是教育人的初心,不忘初心,方能远行。

(作者:双清区铁砂岭学校校长   张飞跃)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