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人物

张琴琴:支教乡村助推留守儿童们寻找梦想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刘恒斌 2023-06-05 16:28


“在校园走着,突然就有学生跑来和你合照,真的感觉好幸福。”6月5日,在新宁县巡田乡中心学校支教的张琴琴,兴奋地向来访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还有十几天就将结束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了,近段时间,她陆续收到了学生们送来的如糖果、折纸等小礼物。她说:“拿在手里,更是沉甸甸的压在心上,自己永远也难以忘记这段支教经历。”

张琴琴是市第六中学的一名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20余年,担任班主任超过15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来到宁县巡田乡中心学校支教,她负责教两个初三班的语文。第一次语文考试,班上能及格的同学不多。她发现,和城区学生比,这里的学生学习欲望不强。

班上90多名同学超过80%是留守儿童,大多等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平时寄宿在学校,只有在周末才回家。很多农村老辈人观念里,“书读多了没什么用”“女孩会认字、算数就可以了”。这种背景下,不少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又对外界周围的信息不了解,想的都是初中毕业后找个工厂,或什么地方打工赚钱。有次下课聊天时,7班的小杰就偏着头用满不在乎的口气对老师说:“初中毕业,我就要去广东找我爸妈,进工厂打螺丝”。一位在江浙地区打工的父亲也在电话中抱怨:“长年不在孩子身边,每次电话说不了几句,孩子就挂掉了,一点都听不进去。但是自己又没有办法,不出来养不起孩子,出来了又管不了孩子。”

“我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更多孩子成长成才,让他们成为一个更好、更健康的人。”“教育就是要立足于人的终身发展”“我要尽我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孩子!”张琴琴在谈到自己的教学时,不停强调。她是这样想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在课堂中,她精心准备每一堂课,努力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动力;采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和制作互动性强的课件,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参加文艺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课余有时间,她就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给大家放励志电影;找学生们谈心,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向他们介绍外面的世界,宣传发奋读书学习的好处,传递正能量,期待他们在耳濡目染中的改变。

最先有变化的是班上的语文课代表小秋。她慎重表示,要冲刺考市里的高中,至少也要去县里的高中,不能再这样随便放任自己了。平时常在课堂睡觉的小方也会懂事地说,不想继续混日子,要准备准备,考个职校学汽修,也有门正经手艺。一学期下来,不仅很多学生开始找到了自己追求的目标,大家也对语文有了更多的兴趣,及格的人多了一大半,其他各科成绩也都开始逐步提升了。

为让更多的人都来关注农村留守的孩子们,张琴琴和几个支教老师回市区多方联系,由本校领导带队组织的“支教护梦,助学强心”送教下乡服务组,汇集了多名优秀一线老师,来到巡田乡中心学校。送教老师们特色鲜明而有有趣的授课形式,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有时间,张琴琴就向身边的朋友、同事们宣传、号召,倡导大家投身乡村教育、关心农村的留守儿童,从力所能及的点滴做起,从当下做起,用行动书写青春奉献的诗篇,将身心融入乡村教育和乡村振兴的时代脉搏。

(作者 刘恒斌)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