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正茂的岁月,她学成后毅然决然回到家乡绥宁县,与绥宁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任教十年,她依旧满怀热情扎根三尺讲台,传播知识,服务学生。她就是绥宁县实验中学语文教师张媛。
信念如山张媛是绥宁县人,她的父亲是人民教师,母亲是白衣天使。她从小受到父母的深刻影响,心中有一个教师梦。2013年6月,她从大学毕业后,便毅然回到家乡,决心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奉献一份力量。这一坚持,就是10年。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成绩,张媛夜以继日蹲守在学校,不断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期间,为全力备战初中升学考试,她总是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但张媛对此无怨无悔,她曾在日记中写道:“既然心中有信仰就要坚持,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一定要教育好学生,改变他们的前途命运。”
2023年,在绥宁县实验中学工作10年的张媛老师已经到了职业发展中期,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优异的教学成绩,较好的师生口碑成了她身上的标签。在省城长沙发展的同学三番五次催她到长沙发展,但她却说:“我是国家培养的知识分子,学校领导培养了我,学生家长信任我,我对这片土地有感情,应该把自己无私地完全地奉献给这一片土地,这一方百姓,这一群孩子。”如今,张媛仍然一直奔忙在教学第一线,穿行在各间教室,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敬业如痴
张媛深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的道理,为此,在教学之余,她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充实自己。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教育教研活动以及线上线下各类培训,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学习演讲、书法等各项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2021年参与市重点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教育教学“减负提效”问题的研究》;2022年参与县“新教育”实验课题《“双减”背景下创新几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让张媛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为使学生们快速掌握知识点,张媛购买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学习信息技术,把这些运用于教学和生活中,她还经常运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并大胆引进新思路新方法,为此她常常忙到深夜才下班。“当我发现学生学得如痴如醉,课堂里充满着欢声笑语,学生盼着上我的语文课时,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张媛告诉笔者。
十年磨一剑。所带班级的语文学科均在县里位居前茅,她所教的学生李春意、唐清、杨嘉怿、龙丹等20余人先后考上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外交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双一流大学。
奉献如歌
“培优扶差是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面对“差生”,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关心,就像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在沃土上,要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勤奋耕耘、精心呵护每粒种子,他们才能开出朵朵美丽的“希望之花。”张媛说道。生活中,张媛对学生也是充满关爱之情,连续几年中秋节,班上多名留守儿童没能回家过节,她买来月饼、水果和孩子们一起过中秋,让他们感受与“家人”团聚节日的欢乐。
张媛在工作中先后获得了多种荣誉,2017年,在邵阳市初中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中,荣获写作比赛二等奖,在邵阳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所执教的《湖心亭看雪》被评为市级优课;2018年,在邵阳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所执教的《再别康桥》被评为市级优课;2021年,在邵阳市“上好一节党史思政课”主题教学比武中,荣获县特等奖、市二等奖;2022年在邵阳市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大赛中获得县初中组特等奖、市“优胜奖”。面对荣誉,张媛只是莞尔一笑,淡淡地说:“学无止境,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比我优秀的教师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