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洪江市沅河镇清水青村村委会委员杨理。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志雄 王杨 北京报道
“洪江市是‘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地方,申报国家级制种大县有独特优势。”全国人大代表、洪江市沅河镇清水青村村委会委员杨理对红网时刻新闻记者说,这次,她带着支持洪江市申报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的建议来到北京。
洪江市位于湖南省西部、雪峰山中脉段、沅水上游,是世界稻作文明和杂交水稻的发源地。约7800年前,稻作农业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上个世纪,袁隆平院士在安江农校潜心耕耘37载,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杨理介绍,2024年洪江市制种面积达2.6万亩,产量约1000万斤,现有常年制种企业10家以上,还有68户制种大户、15家制种专业合作社,当地水稻制种田机耕率和机收率均达100%。
“40年的制种历史,曾创全国两系、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最高产纪录。”杨理说,洪江市申报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有着深厚基础。
洪江市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没有污染的神奇土地”,享有“物种变异的天堂”的美誉。洪江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季升温快,春夏之交多雨,夏秋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高而平稳,这样的气候特点十分有利于种子的营养积累和产量提升。洪江市是湖南省水稻种子生产大县(市)之一。
“这里种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为更好打造湖南农耕文化名片,坚决扛起杂交水稻发源地责任担当,希望洪江市能早日申报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并请求相关部门加大对杂交水稻制种项目的资金支持。”杨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