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记者 周超 何杰锋
一路栉风沐雨,一年砥砺前行。
2024年邵阳市政协调研工作硕果累累:举办2次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开展14项调研协商活动、各类协商会议63场次、评选出6份省级优秀调研报告、19份市级优秀调研报告……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果见证着邵阳市政协和全体委员高质量履职尽责、高效能服务发展的坚实足迹。
这一年,邵阳市政协围绕“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民之关切”,精心选题、立足破题、注重解题,沉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了一系列视察调研工作,建言献策的“金点子”越来越多、民主协商的“好品牌”越来越响、团结奋进的“同心圆”越来越大,在助推中国式现代化邵阳实践中展现了政协作为、交出了亮丽答卷。
围绕中心下“绣花”功夫
“要抓好调查研究这个看家本领,重点要突出,调研要深入,成果要管用。”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周文多次在会议上强调,要立足人民政协人才荟萃、联系面广的优势,积极探索开放式调研方法,分领域建立涵盖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机关干部等的人才库,组织开展专家协商会、工作交流会,集思广益,提出实策。
今年初,市政协召开会议,将“发挥异地商会作用,助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作为2024年下半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课题。
为深入了解商会发展情况和邵商企业需求,市政协成立“激发商会潜能,助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课题调研组,由主席会议成员带队赴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海南等地开展考察调研,走访异地邵商企业,重点围绕邵商品牌建设、以商招商、精准对接产业、优化营商环境、汇聚商会人才、商会企业回邵投资项目落地情况等六方面内容与异地商会负责人、邵商代表深入交流,认真听取商会和企业发展诉求,并开展招商推介及政策宣讲活动。
调研组实地考察3个多月,走访17家异地商会,收集大量一手资料和多方意见,最终汇聚成近2万字的调研报告。
“商会发展不平衡。一是没有实现省级全覆盖,山西、吉林等省都还没有成立邵阳商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产业链招商引资;二是机制和功能不全,商会之间交流合作不够,不能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
“我市九大产业链链主单位对商会没有建立常态化联系对接机制,不能站在引进完整产业链、形成相互配套、相互支撑的产业集群的高度来招商。”
……
商会发展不平衡、回邵项目对接不畅、回乡投资信心不足、邵籍人才利用不够……调研报告不但将问题细致梳理,还汲取了诸多可借鉴学习的经验方法。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在政协邵阳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商会代表与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委员们抛出“金点子”,部门回应“真举措”,掀起“头脑风暴”,现场气氛热烈,共同为邵阳经济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市委书记严华高度评价:“这次专题协商议政紧扣主题,组织推进有序、调研务实深入、工作成效明显,充分体现了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
博采众长做服务“文章”
邵阳作为全国道地中药材集散中心、全国神经精神类药物研发生产基地,拥有中药材品种达2800余种,山银花产量、产值均居全国之首,龙牙百合销量占全国市场80%以上,道地中药材“湘九味”中,邵阳独占六味。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提出中医药强市战略目标,将中医药产业列入邵阳市九大重点产业集群来培育。
根据市委工作部署和《邵阳市政协2024年度协商与监督工作计划》安排,今年市政协将“运用‘湘港澳’合作交流优势,加快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建设”作为上半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课题。
4月10日至12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周文率市政协调研组一行赴广州市,就“运用‘湘港澳’合作交流优势,加快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建设”课题开展考察调研。
7月,邵阳市政协围绕“运用‘湘港澳’合作交流优势,加快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建设”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会上提出“围绕一区一盟、打造一品一会、配套一研一协”的“六个一”建议,得到省政协和市委领导的高度评价。
……
周文率市政协专题调研组赴广州考察调研
“广州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面积仅邵东廉桥中药材市场的十分之一,产值却是廉桥的十倍,影响力遍及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各国。”“山东济南聚焦打造‘扁鹊故里 康养济南’节会品牌,连续多年举办中医药文化节。”借他山之石,攻本地之“玉”,加快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建设,市政协调研组先后赴广东、山东和江西等地开展对比考察调研,学习经验,并同步开展网络议政,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历时近三个月的潜心调研,市政协专题调研组将制约邵阳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问题抽丝剥茧,推动邵阳市中医优势病种目录新增222个,第二届湖南(廉桥)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总贸易成交额达131.69亿元。
“如何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如何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一年来,市政协还围绕医疗教育、养老服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调研,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许多调研成果纳入市委、市政府决策,助推一批基层所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
成果转化促实事惠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调研成果如同串珠成链,串点成线,成果转化成效显著,民生实事项目得到有效推进,为市民带来了看得见的便利和实惠。
敏州西路原本破败的盲道焕然一新,视力障碍人士以及需要辅助行走的市民可以安全、便捷地通行。
大祥区红星社区安置房街面乱摆乱放的现象明显改观,公共停车位不再被违规占用,人行道畅通无阻,街道铺面干净整治。
……
一条条意见建议进入市委市政府重要文件,成为相关部门工作的重要参考,政协履职的“有用之言”不断转为全市发展的“有效之策”“有益之事”。
人民政协为人民,市政协始终把促进民生改善、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履职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市各级委员们脚上沾着泥土、心中装着责任,把身子扑下去、把民意带上来,淬炼本领,在提振实业、惠民实事等方面的话题广泛发声,围绕党政所需、群众所盼,在政协云升级打造“一案一微一信息”民生影响力专栏,实现提案线上审查立案、微建议线上交办、社情民意督办全流程运转,全年提交社情民意信息同比增长4倍以上,向省政协和市委、市政府报送140期,开展重点提案督办16次、提案办理“回头看”2次,以点带面推动市级委员立案的326件提案全部办复,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98个。
一份份提案建议、一场场民主协商、一次次监督视察,凝聚着广大政协委员的心血与智慧,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不断擦亮“人民至上”的鲜明底色。
奋进新征程,人民政协大有可为;建功新时代,政协委员勇担重任。新的一年,市政协仍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始终做到与市委、市政府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调查研究的新成果推动建言资政更有用、凝聚共识更有效、民主监督更有力,推动新征程人民政协事业实现新发展,奋力书写履职尽责的崭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