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邵东青山村:奋进乡村振兴新征程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赵宇峰 张平华 邓祎可 2022-11-12 16:13

邵阳新闻网11月12日讯(通讯员 赵宇峰 张平华 邓祎可)11月9日,驾车前往湖南省邵东市仙槎桥镇青山村,美丽的乡村美景历历在目:冬日暖阳,宽阔的沥青路一直延伸到远处,路旁的农舍各式各样,篱笆内生态菜园的蔬菜绿油油,几个巾帼志愿者正在沿街宣传防疫政策,文化广场几个小孩正在嬉戏。

邵东市仙槎桥镇青山村地处槎江江畔,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总人口973人。原来的青山村基础条件很一般。全村耕地面积350亩,山林面积520亩,人口1026人,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35亩,人均山林面积不到0.51亩。“过去,村民种着三分薄田,靠天吃饭,只能勉强填饱肚子。”青山村党委书记郭海同说。

“要想富,必须发展企业。”村党委书记郭海同说,十几年前,青山村没有企业,但镇里发展起来不少五金企业,一些人快速致富。他敏锐地看到这个机遇,与村党支部成员研究决定尽一切努力引进企业。2002年引进了一家机床厂,2005年引进一家五金企业,2012年再引进一家电力设备公司,现有青山锻压机床三厂、湖南省荣贵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威世达五金工具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年产值超5000万,每年纳税居邵东市前列,并带动了本村及周边村劳动力850余人就业。村民们的钱包越来越鼓了,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2021年,村民人均年收入2.3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9.6万元。

青山村从一个传统农业村蝶变为新型工业村。如今的青山村路灯、沥青马路逐步完善,级篮球场、健身场、党建文化广场等精神文明场所一一修建,每年举办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等文艺活动,青山村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落,老百姓幸福指数大幅度提升,青山村也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湖南省卫生村等20多项荣誉。

“近年来,我们青山村的发展变化真是一年一个样,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大得到了提高,幸福指数不断飙升。”说青山村这些年的变化,村民彭章友那是赞不绝口。

村里的工业企业走上了正轨,青山村党委又把重心放到了农业发展上, 坚持工业+农业两条腿走路,采取“企业+村集体”共同占股经营的模式,投资到本村果乐农业合作社、明香农业合作社,打造美丽生态菜园12亩,整合流转村级闲置土地50余亩,用于甜瓜、绿色有机蔬菜种植,打造观光采摘乡村旅游。今年7月,该村种植的青山一号甜瓜喜获丰收,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采摘尝鲜。

青山村不仅重视发展产业,也在美丽乡村建设上下功夫。多年来,青山村总计投人1900多万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硬化村组公路11.27公里,进行河道水渠清淤改造,并加固渠坎、河坝,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健身场、党建文化广场、生态主题公园等,还搬迁新建青山学校,修建了青山桥,打造了槎江河风光带。悠悠槎江,如今流淌的是风景,是美好,更是文明。

“近年来,我们青山村发展的速度非常迅速,绿化也非常漂亮了,亮化也进入了每个村组,我们的道路也是沥青路,相当漂亮。我们希望青山村在未来几年的发展道路上更加好,村集体经济能够每年有50万以上,每个村民的个人收入提升到5万元”。谈起未来的发展,村民彭章斌充满了信心。

下一步,青山村将坚持党建引领,擦亮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工作,进一步凝聚党员、乡贤合力,促进党员在乡村振兴征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村级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给予资金、资源、人力等个方面的支持。大力发展产业,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重视乡风文明,推进文化振兴步伐,争取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省级生态示范教育基地,抓好“湘妹子能量家园”“知心屋”“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阵地建设,挖掘评选出一批“最美家庭”“最美庭院”“最美乡贤”“孝顺好儿媳”等先进典型,营造崇德向善的社风民风。持续推进村民“自治”新模式,激发社会治理新活力

郭海同介绍,目前正在进行整体村庄规划,打造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他说:“下一步,我们要努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鼓励乡贤回归创业,带领群众致富,工农业融合发挥,继续做好一村一品,增加村集体收入。做好移风易俗工作,加大文明创建,增加村民的幸福指数,关爱老年人,爱心儿童发展。巩固全国文明村的光荣称号。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推进旅游业发展,创建研学基地,守护绿水青山。”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