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1月17日讯(通讯员 袁俞民)2024年,邵阳县财政局秉承“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理念,注重在立规范、抓提升、深评价上下功夫,三处发力、三箭同射、三管齐下,有效构建“事前、事中、事后”有机衔接的预算绩效管理闭环系统,确保每一份都用在关键时,花到刀刃上,赋能全县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立规范,三处发力夯实绩效管理“硬基础”
一是在机构队伍上发力,规范绩效管理。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推动、指导、落实绩效管理工作。强化机构编制保障,批准成立绩效管理股,并配强5名专业工作人员,确保工作有人管事情有人抓。
二是在制度机制上发力,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绩效业务沟通联系机制,建立绩效工作联络员制度。出台涵盖预算绩效管理、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事前绩效评估等一系列文件制度21项,及时更新完善现有绩效管理制度,一并编印形成《邵阳县绩效管理制度汇编》,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各项改革任务有效实施。
三是在指标体系上发力,规范绩效考核。优化绩效指标体系,扩大部门和分行业分领域指标体系覆盖项目范围和部门工作范围,部门指标体系预算绩效指标增加至8000条和分行业分领域预算绩效指标增加至1.8万余条,实现县级财政支出的项目、转移支付项目和所有非涉密县级专项资金全覆盖。按照绩效管理要求,全面开展2024年预算项目绩效目标审核工作,深化绩效目标管理,完成对193个县级预算单位部门整体目标、331个特定目标类项目和421个运转类项目的绩效目标审核,涉及部门批复资金27.01亿元,项目资金21亿元,进一步增强绩效目标设科学性、提升预算编制的精准性。
坚持抓提升,三箭同射彰显绩效管理“新成效”
一是射好绩效源头管理之箭。创新事前绩效评估工作机制,明确2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均需开展事前绩效评估,从源头上防控资源配置低效无效。2024年,开展邵阳县政务大厅搬迁经费、卫生医院改革配套资金、敬老院运转经费、困难群众救助资金4个项目财政重点事前绩效评估,涉及资金3625万元,根据评估结果,核减资金504.81万元,压减率达13.9%,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关键时。
二是射好绩效运行监控之箭。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度县级预算支出绩效运行监控的通知》,对全县所有预算单位和县级管理专项经费项目开展监控,并依托一体化系统和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绩效运行跟踪监控,对各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实施“双监控”,重点监控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特困、公租房租赁补贴等涉及民生、重大政策领域,结合实际提出针对性建议,对明显偏离绩效目标、大幅落后进度要求或预计难以完成绩效目标的项目,采取暂缓拨款、调整预算、调整绩效目标等措施,防止目标跑偏、资金脱靶。
三是射好绩效巩固提升之箭。扎实开展“绩效巩固年”行动,制定《邵阳县“绩效管理巩固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五个方面66项具体工作任务,对全县预算单位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推进机制,深入开展“绩效管理巩固”大调研活动,推动形成“重调研、解难题、促发展”的长效常态机制,进一步破解财政难题。
坚持深评价,三管齐下打好绩效管理“组合拳”
一是管严绩效自评复评。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度部门整体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组织193个预算单位开展2023年度部门整体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委托第三方机构对193个预算单位部门整体绩效自评进行复核,并选取30个项目进行绩效复评,确保自评质量。抓好重点项目评价,2024年对禁毒工作、消防救援、粮食生产等10个重点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资金总额 31289万元。扎实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选取10个单位进行部门整体绩效评价,评价资金1.18亿元,有效提升绩效管理成效。选定五丰铺镇、黄亭市镇、白仓镇3个乡镇为试点单位,探索乡镇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新模式,建立健全乡镇级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是管控绩效评价质量。为保证评审结果科学、客观、公正,组织人大、审计等部门对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质量实施考核。考核对照评价报告内容、问题分析和定性、建议完整合理等方面进行,实行考核结果与中介机构服务付费挂钩,推动第三方机构提升绩效评价工作质量的积极性。
三是管好评价结果应用。及时将重点绩效评价组织安排、评价实施过程、评价结果整体情况等汇总梳理,形成《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情况的报告》,并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被评价部门,要求相关部门逐条明确整改的目标、措施、时限等。坚持评价结果与财政预算挂钩,2024年根据上年评价结果,县级预算核减县农业农村局、县高新区、县县教师进修学校专项经费预算2357.87万元,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