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主要在农村乡镇、村和城市街道、社区层面,各类社会主体共同开展,服务基层大众、协调基层社会关系、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制度及其运作实践的总称。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而基层干部便是此项工作的基石与主力军。为了更好的完成这项工作要求,我们基层干部应该从五方面提升自身的能力。
一是学无止境时提升。在现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学无止境”并不仅仅是一句至理名言,更是对基层干部的一项基本要求。面对新形势下基层出现的各类问题,我们在基层时常会感觉自身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很难应对一些问题,有的甚至束手无策得情况。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学习能力,保持自身学无止境的心态,及时有效的学习各级文件精神、工作要求以及对各项政策内容了然于心,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二是行政执法稳基础。我国的法律、法规绝大多数都由行政机关来实施,各级政府能否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进程,其中基层干部在其中更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要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提高自身的的思想认识和法律、法规政策储备和业务基础,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是增强服务稳民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基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要求,基层干部与群众朝夕相处,是离群众最近的人,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和政府认知很大程度上来自基层干部;对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的了解也是来自基层干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第一诉求人更是基层干部。基层干部的一言一行代表着我们党的形象、一举一动也牵动着群众的利益,因此提高我们基层干部的服务能力更是重中之重。
四是议事协商促协调。基层议事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指的是基层各利益相关者通过某种协商机制共同沟通、商议而最终达成一致的过程。新时代党建引领的大背景下基层议事协商更强调以人为本,更强调群众的参与性。提高基层干部的议事协商能力不仅能推动基层议事协商的发展,也会对提高社会治理的水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是强化应变提效率。基层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要求我们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如果缺乏必要的应变反应能力,就会在突发事件面前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处理﹔但这些突发事件往往是一件重大事件,处理不好会造成很大影响。同时,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应变处理能力和反应力,才能对工作中的问题迅速、准确地做出反应,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能否真正落实落地,关键也要看基层。基层干部的各项能力提升更是关系着基层治理工作的推进、更好地夯实国家治理的根基。(作者系邵阳市新宁县组织部 刘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