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7月22日讯(通讯员 谢林浩)邵阳市委、市政府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先后4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中办国办《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粮食安全责任规定》(〔2022〕9号)文件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研究部署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耕地保护、湘西南粮食仓储中心项目建设、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收储等工作,全力构建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邵阳市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着力推动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地生效。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粮食安全职责任务清单,形成贯彻落实意见,研究决定将粮食安全责任制纳入对县市区绩效考核内容,并加强结果运用。全市推行粮食安全“三级管理”模式,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抓”全局,分管领导“抓”县市区,部门负责人“抓”基层,明确职责分工,落实“三级责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密集赴县市区调研水稻大豆玉米等粮食春耕生产工作,赴基层粮库调研督导储备粮轮换收购、成品粮储备、专项整治巡察整改工作。建立健全粮食安全责任考核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党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切实压实各级粮食安全党政责任。
强化耕地保护,推行“田长制”守住耕地红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建立了全覆盖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审议通过《关于严格耕地保护全面推行田长制的实施方案》,成立了邵阳市田长制工作委员会,定期进行会议调度、督导巡查、情况报告和评估考核。建立了市县乡村组五级田长制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田长”基层产生、农民看护耕地、政府保障运行的工作体系。用“长牙齿”硬措施保护耕地,要求全面落实上一轮规划期耕地责任目标任务数,严格按照“保数量、提质量、管用途、挖潜力”工作要求,确保我市耕地保护任务数只增不减。
强化政策扶持,抓实粮食安全基础保障。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投入。一是市政府出台《邵阳市“十四五”期间政策性粮食仓储设施改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市财政从2022年开始,连续三年安排政策性粮食仓储设施改造升级建设奖补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市本级(含三区)的政策性粮食仓储设施改造升级和对按时按质完成市下达的政策性粮食仓储设施改造升级任务并通过验收的县市的奖励。目前市财政已向湘西南粮食仓储中心项目投资1.74亿元,并于5月20日完成竣工验收,为我市2022年绿色低温储粮提供了基础保障。二是出台《邵阳市2022年粮食生产考核奖补办法》,安排资金1200万元重点奖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大户(合作社)和大豆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村集体)。今年来,全市已整合涉农资金3.5亿元用于粮食生产,抓实了保障粮食安全基础保障工作。
强化产能提升,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继续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全市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继2019-2021年全市建成129.6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2022年,全市又投入资金9亿余元,在12个县市区再建设高标准农田53.09万亩,从而使全市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达到393.6万亩,占到全市耕地面积(592.68万亩)的66.4%,共提升全市耕地粮食生产能力近40万吨,相当于增加一个中等县一年的粮食生产能力。近两年,全市粮食生产总播种面积和产量在全省14个市州排名中均居第二位。
强化储备轮换,夯实粮食安全储备保障。2022年,我市省市县三级储备粮轮换计划55381吨,其中省级储备粮轮换计划20434吨、市级储备粮轮换计划17021吨、县级储备粮轮换计划17926吨。为按时高质量完成储备粮轮换任务,邵阳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邵阳市地方储备粮轮换管理办法》《邵阳市2022年临储粮收购方案》等规章制度,为市县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和储备企业如何做好粮食收购、储备、销售提供工作遵循。目前,市发改委正在指导和督促各县市区发改局和储备企业进行轮换销售、仓容准备、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等粮食收购前期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