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讯员专栏

邵东市斫曹乡野鸡坪村: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姜品 2024-05-24 15:27

邵阳新闻网5月24日讯(通讯员 姜品)湖南省邵东市斫曹乡野鸡坪村地处邵东市最北端,距县城35公里,位于海拔800多米的石山上,属喀斯特地貌,常年干旱少雨,石漠化严重,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三分地,但却是是衡邵干旱走廊上一点耀眼的“绿色”。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打造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走在村子的田间,野鸡坪梯田一派郁郁葱葱、欣欣向荣的景象闯入眼帘。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野鸡坪大队支部书记周南生带领群众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在没有现代机械的情况下,劈山造田、凿石引水,修建山塘,确保良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野鸡坪梯田是从山峦石头堆里开垦出来的绿色田野,不仅仅是一道风景,更是一段无法忘却的革命记忆,一种历久弥新的时代精神,凝聚着野鸡坪人吃苦耐劳、攻坚克难、攻关创新的精神品质。2019年湖南农业学大寨典型旧址及野鸡坪农业及水利遗产被确定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斫曹乡政府大力支持对野鸡坪梯田进行保护性修复,整修水利;建设维护好野鸡坪精神陈列馆、新时代讲习所,并对外开放。如今,该村的梯田和陈列馆已成了野鸡坪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重要载体,也成为了该村村农耕民俗文化的“活字典”。每一次的学者来访、每一句的讲解介绍、每一年的稻花香都在不断提振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坚实根基注入了鲜活“水源”。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打造文明新风浓厚的乡村。“现在村子里红白喜事攀比之风逐渐减弱,红白喜事讲排场的少了,丧事简办、喜事新办的多了。”村子里一位务农村民感慨到。近年来,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委员会等村民组织,设置了农村精神文明宣传栏,每家每户发放“讲文明、树新风”村规民约小册子,“喜事新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简洁实用的文明“大白话”逐渐深入人心。在红白喜事上,村委员会和邵阳市公安局驻野鸡坪村第一工作队一方面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开会研究,出台最新红白喜事简办村规民约;另一方面,在遇红白喜事时,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第一时间主动上门帮助和引导,现场解读文件政策,介绍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典型案例等,引导村民一切从简、不铺张浪费,号召村民以节约之行、兴勤俭之风、创文明之乡,村民们纷纷称赞,普遍感到村子里的文明风尚更加浓厚了,无形的文明在村规民约中得以具象化。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打造文旅融合诗画般乡村。   乡村文化有其特有内涵和价值优势,要让文化资源“活”起来、旅游消费“热”起来,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提高乡村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和增收值。近年来,斫曹乡对野鸡坪村的文化资源禀赋给予了大力支持,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积极推动资源的有效转化,以文兴旅、以旅彰文。以野鸡坪精神陈列馆与梯田为载体,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同时建设野鸡坪红色主题公园,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将近1000万元人民币,涵盖了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温泉酒店、会议室及游客居住区等建设项目,且整体工程已完成约80%。该主题公园致力于为游客打造舒适宜人的参观环境,使游客能够在教育基地深入体验并领悟野鸡坪精神、衡宝战役精神等文化精髓,在会议室内分享交流各自的感悟与体会,在游玩娱乐之余,还可在温泉酒店享受游泳、泡温泉等休闲活动,既接受一场文化的洗礼,又实现身心的放松与愉悦。

野鸡坪村正在不断发挥特色优势新思路,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旅游业,做好文化、产业和发展结合新文章,以“一盘棋”思维全力写就乡村振兴“融合新篇”,让文化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点燃引擎助力乡村焕发勃勃生机,为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画出美艳“文化之花”。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