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6月19日讯(通讯员 康燕)近日,北塔区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康复机构走访时得知,一名讳疾忌医的家长,自2023年以来,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做工作,不愿意正视孩子的疾患,但又不得不面对“孩子不会开口讲话,需要什么东西就哭闹,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不愿意接触别人,遇到什么事情到逃避”的事实。在某康复机构勉强接受收费康复后,去年被转介到启点康复机构接受免费康复,在康复机构训练后,通过“口肌训练+教师在课堂中设计语言互动游戏+家长在家执行巩固训练”的三方协作,现在可说出短句、短语,也能接受新事物,遇到自己不认识,但父母认识的朋友会和他打招呼。遇到不会的事物还会先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自己解决不了了,就会找老师或爸妈解决。爷爷、奶奶等家人十分高兴。尽管口头不愿意接受孩子有障碍的事实,但行为上还是希望康复机构多点关注,多点训练。
据悉,2025年省下达北塔区儿童康复任务数为51人,截至6月底,北塔区正在接受康复儿童99人,达到历史最高峰值,较四年前翻了5倍。完成率达到144.44%。
在基础工作推进上,北塔区坚持重心下移,将宣传做到村社区。3月份出动宣传车2台20趟次到农村院落开展儿童康复宣传,将儿童康复知识送到千家万户。坚持关口前移,利用全国助残日联合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邵阳市妇幼保健院到农村上门开展儿童发育行为评估筛查,评估筛查100人次,并发放资料100多册。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 该区持续巩固医教康融合基地,在基地开设融合班,教师与康复师紧密协作,通过语文、数学、艺术等课程实现教育康复有机结合。同时,携手市宝庆精神病院专家,在芙蓉学校、状元中学等学校开展 15 余场中小学生心理普查,5000 余名学生参与测评,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北塔区积极探索创新康复模式,拟在阳光钰园幼儿园开设康复点,联合邵阳市妇幼保健院在园内开设康复点,配备专业训练室、AI 心理测试仪、AI 言语训练仪等先进设备,希望这一举措克服儿童康复和上学的矛盾。已在幼儿园内筛查出15名发育偏异儿童。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在启点康复机构附设幼儿园,针对特殊儿童,在康复同时提供学前教育,有望在9月份开园 。
下一步,北塔区将一方面借助电子屏、村村响、宣传栏等传统媒介,结合微信群等线上渠道,加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宣传,提升社会关注度;另一方面,加强对康复机构的日常监管与风险防控,通过实地走访、电话抽查等方式督导评估,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