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讯员专栏

北塔区:积极动员引导残疾人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岳文峰 2025-07-03 17:26

邵阳新闻网7月3日讯(通讯员 岳文峰)近年来,北塔区结合区域产业实际,坚持“思想引领、典型引路、技术引进、政策引导”,让残疾人在经济建设中从“旁观者”变为“实践者”,全区残疾人就业率达到45%以上,创办大小企业40余家。

培育急先锋。从本土企业中培育残疾人创业典型,用看得见的成效激发更多残疾人的奋斗热情,让“身边的榜样”成为最好的动员令。听障人士刘光辉创办“光辉塑业厂”,引入智能化生产线,年产达3600万只聪明盖,产品畅销。工厂计划扩建并开发新产品,践行“科技赋能助残”理念。肢障人士刘喜梅“东果西粮”立体农业模式,年产蔬果10余吨直销江北市场,年收入超10万元。肢障人士刘更强经营的“思思超市”,不仅售卖日常必需品,还加工销售豆腐、宝庆猪血丸子、腊肉、手工糍粑、甜酒、桐子叶粑粑等本地特色美食,他不仅提供了一个购物的场所,更是创造了一个温馨的社区聚集地。肢障人士周夸香创办智博可人服饰有限公司,为社区宝妈、农村妇女和残疾人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实行弹性工作制,多数工人年收入约4万元。

培育新热点。北塔区积极动员残疾人投身经济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北塔区委、区政府围绕“一座塔、一壶酒、一桌菜”培育消费新热点,激发消费者潜能,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内有关部门引导残疾人参与打造百亿级食品工业链,发动残疾人种植红缨子高粱、白田萝卜、苗儿油茶、望城坡蓝莓,制作和销售田庄豆腐、马家米粉,让残疾人深度参与经济建设。引导残疾人经商办企业,智博可人服饰公司、光辉塑业厂、君志坚洗车行等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20余名残疾人就业。区政府举办“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暖民心”2025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利用“村村响”和流动宣传车将招聘信息扩散至44个村(社区)。联合邵阳市五千年厨师学校开展“北塔一桌菜”中式烹调创业培训班,吸引了20余名有创业基础和意愿的残疾人参与。接受过培训的残障人士罗素君,创办“留一手”烤鱼店,食客盈门。党员残障人士廖征兵,发展养殖业,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羊司令”。此外,以托养服务筑牢保障底线,以辅助性就业激活增收动能,依托居家托养服务网络,构建“收集-回收-处理”再生资源循环产业链。组织80名接受居家托养服务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参与“阳光工坊”废品回收活动,由创业扶持对象李文兵的废品分拣店铺集中处理,成功带动40余名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培育新动能。北塔区引导本土企业引入实用技术,让残疾人在智能化升级中“轻装上阵”。邵阳强霖海农村建设有限公司被列为区内首家“阳光助残帮扶基地”。近三年来,该公司每年为周边居民增加劳动就业收入40-50万元,其中30名残疾困难群众3年共增收58万余元,直接或辐射带动百余户农户种植水果绿化苗木200余亩。区政府组织多部门开展“新型农机使用和果树栽培技术”阳光增收项目培训,让20余名残疾人受益。为发展低空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区残联等多个部门联合启航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无人机技术培训,涵盖农业植保、地质勘探等多方面内容;联合邵阳市五千年厨师学校开展“我来当村厨”中式面点创业培训班,吸引了30余名残疾人学员参与。

培育新集群。北塔区依托村(社区)优势,将残疾人创业融入村(社区)发展规划,形成“一户带一片,一片成集群”的格局。资新社区,多维度赋能残疾人共建共享文明生活,该社区通过系统性工程构建残疾人友好型社区,形成环境改造、文化融合、康复服务、社会治理与共同富裕五大支撑体系。在无障碍建设方面,完成10处公共设施改造,实现80%残疾人家庭改造率,针对肢体残疾人实施个性化坡化改造,帮助50岁中风患者突破出行障碍。社区创新“文化+服务”融合模式,依托老年协会等自治组织搭建残健共融平台,开展DIY手工等20余项活动,建立“玖玖红”志愿服务站吸纳残疾人参与社区治理,疫情期间残疾志愿者连续32天坚守防控一线,展现特殊群体的社会价值。2024年,社区成功申报了全省多功能残疾人社区康复综合服务站。联合区残联、五千年厨师学校开展30人次技能培训,对接公益性岗位提升就业率。残疾人钟红秀在邵阳县创办了邵阳颐居养老服务中心,并在2025年被邵阳县民政局授予四星养老院称号。田庄村,作为全市著名“豆腐村”,带动全村432户人家制售水豆腐、豆腐干、豆腐渣、油豆腐等豆制品,其中包括残疾群众,低保户。残障人士王延珍,土法制作豆腐在资园菜市场被居民争相购买。近年来,田庄村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整合村内现有资源,团结带领村内豆腐手艺人,发扬制豆腐技艺,做强做优特色产业,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建设基础。兴旺村,为帮助农村困难残疾人掌握实用技能,增强自力更生能力,拟在8月份左右,联合邵阳爱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阳光增收“六畜兴旺”现代养殖技术培训班,现已有10余名残疾人报名参加。培训期间,将向参训学员免费发放小猪崽,后期还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实地走访或线上指导的方式,及时解决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残疾人创业提供全程支持和帮助。

培育生力军。北塔区构建“教育有保障,康复有提升,就业有渠道”的闭环体系,让残疾人“有能力、有信心”走进职场。截至今年6月份,儿童康复数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值,与四年前相比翻了五倍。当地持续巩固“医教康”融合基地,与邵阳市宝庆精神病院、邵阳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合作开展心理测评筛查,同时,通过创办融合班,借助语文、数学、艺术等课程推进教育康复融合。教育部门,全力保障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确保每一个残疾儿童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对于能够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学习支持和便利条件,全年共为51名儿童开展随班就读服务;对于身体原因无法到学校就读的未成年人,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全年共为16名儿童提供了送教上门服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家庭或残疾人本人提供教育资助,帮助他们减轻学习负担,每年资助高中生、大学生约20人。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