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的扶贫故事

唐方军:扶贫路上守初心

来源: 作者:唐方军 2020-01-08 15:20

六月的清晨,冉冉升起的太阳为大地披上金色的外衣。我漫步在乡间小路,远看码头上渡工早已在等候要过河的学生们;村口的扶贫车间里,不时传来断断续续的机器轰鸣;盛开的向日葵在阳光的照耀下,朵朵相望,绚烂夺目,美得就像梵高笔下的油画。一年前,我们带着时代和组织赋予的使命走进隆回县三阁司镇中洲村;一年里,我们怀抱理想、砥砺前行,在扶贫一线坚守着自己的初心。

对比之中审视初心

渡工老钟今年55岁,原来一直在外务工,前几年由于身体原因回家修养,康复之后本想再次外出,村主任却找到了他,说是前任渡工又不想干了,要把村里的摆渡船交给他开。老钟二话没说,接下了这个辛苦活,现在已经日晒雨淋的干了三个年头。三年里,老钟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工,变成了一个既懂驾驶又懂维修的老渡工。

我们所驻点的贫困村四面环水,水外环山,村里没有学校,也没有公共交通工具,学生就学、村民外出基本上只能靠渡船,所以摆渡的活无疑是极为辛苦的。早上六点不到,就有学生要过河;白天里,村民们零散地进进出出;要是遇上涨洪水,晚上还得在船上守着。老钟每天就在这条一百多米宽的河面上循环往返,很多时候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渡工的岗位辛苦,待遇却是少得可怜,仅有政府每月发放的几百块工资,所以村里几乎没有人愿意干这个活,一年里就换了三任渡工,而老钟却坚持了下来。

初冬的一天,冷风肆意地刮着,我跟同事在河边说着修桥的事,突然看见渡船在河中间停了下来。正感到奇怪的时候,只见老钟光着膀子跳进了水里,一个猛子扎下去,不久又冒了上来,好几个回合后,才爬上船穿好衣服。船靠岸了,老钟走了上来,头发湿淋淋的,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螺旋桨又被河里的渔网缠住了。我问他冷不冷,他打了个哆嗦,憨憨的笑着说:“冷啊,不过没办法,网子不拿掉船就不能开。”

民生所向,责任所系。2019年6月,我们为村里规划的跨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了,而摆渡也即将尘封在人们的记忆里。

“老钟,你快要失业了哦!”我开玩笑说道。

“那个没事,桥修通大家就方便了,我也可以休息了。”老钟一边说,一边用力撑开船。

河对岸,一位村民正在不停地挥着手。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的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敬重,他既不是党员,也不是村干部,也没有人给他下达命令、规定任务,当了大半辈子农民的他,也许还不懂得什么叫做初心,但却默默无闻地一直坚守在为民服务一线。

初心不论身份,奉献不分岗位。对比老钟,我审视着自己的内心,作为一名平凡的渡工,他无怨无悔做到了最好,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好呢!

困难面前检验初心

“我不相信村干部”;“我的土有用,不想流转给村里”;“我可以把土地给村里修扶贫车间,但车间工程要给我做,或者让我承包车间食堂”。

2018年6月,驻村3个多月的我们为扶贫车间的修建上门做工作时,村民老刘不停地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记得第一次去找他的时候,他淡淡地看着我们说:“我的土不租的,其他人都租了我也不租。” “你们是省里派来的干部,但我也不是那么相信你们。”言语之间似乎没有商量的余地。此后几次做工作,也都被他一口回绝。

对于一个大部分土地都已集中流转、产业发展相对受限的贫困村来说,没有比就业扶贫更好的扶贫方式了。如果征不下这块地,我们规划引进的扶贫车间就只能另行择址,而经过厂方现场考察,村里已经找不到更合适的地了。难道我们努力争取来的重点扶贫项目就只能流产了吗?

夜深了,村里静悄悄的。躺在床上,我在想,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这不就是一次检验吗?面对这样的一些村民,如果我们做不通工作,群众对我们还有信心吗?面对这样的一些困难,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还说什么带领贫困群众脱贫呢?两次不行就五次,五次不行就十次,白天不在就晚上去。初心所向,素履以往。面对我们的真诚和执着,老刘终于松了口。如今的他,在扶贫车间当保安,每天都乐呵呵的。

车间建在村里头,脱贫致富不用愁。2018年10月17日,在全国第五个扶贫日的时候,我们的扶贫车间正式投产了,150名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既顾了家又挣了钱,从此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感动之余坚定初心

“柳青,这么早上班啊,你的轮椅开得很好了!”

“是啊,你又在跑步啊!”

孙柳青是外来媳妇,嫁进来十几年了,老公患有轻度精神病,两口子是村里的兜底贫困户。

记得村干部第一次带我去孙柳青家走访的时候,因为自家的房子正在进行危房改造,她借住在别人家里,看到我们去了,不时羞涩地笑笑。对自幼就患小儿麻痹症的她来说,一张小板凳既是她的坐凳,也是她在家中行走的工具。

老天有些不公平,所幸她没有自暴自弃,一直保留着勤劳朴素的本色,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收拾东西,农村的大部分家务活她都能干。离开的时候,村干部指着门前的一大块玉米地说:“看,这是孙柳青自己种的。”初次见面,我不由得心生敬佩。

扶贫车间要开业了,招工的时候大家争着报名,出人意料的是,孙柳青也报了一个,她说:“虽然国家养着我,但自己挣钱心里舒坦些。”厂方领导被她的坚强所感动,当即录用了她。然而,即使在离家不到两公里的扶贫车间上班,对孙柳青来说依然有着很多现实的困难,她的轮椅是手动的,每天上下班、打饭、上洗手间都需要同事推上推下。两个月后的一天,孙柳青突然提出了辞职。内心善良的她,不想连累了同事,也不希望再给别人添麻烦。

扶贫先扶志,作为一名兜底贫困户,孙柳青有志于勤劳脱贫,然而,由于客观原因却不得不放弃,惋惜之余更令人感动。帮助那些像她一样需要帮助的贫困群众,不正是我们的初心吗?任何时候,这份初心应该是坚定的!

没过几天,我们通过协调县残联给孙柳青赠送了一台崭新的电动轮椅,从那以后,灿烂的笑容就一直挂在她脸上,这个什么事情都不想麻烦别人的姑娘,找回了属于自己的自信和安全感。2019年3月,她家的危房改造顺利通过了现场验收。

“我现在是家里挣钱最多的人,比我老公挣得多,不过,要特别感谢大家无私地帮助我。”住进新房的孙柳青满怀感激地说。扶贫车间里,身残志坚的她熟练操作着,为忙碌的流水线平添了几分亮色!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我们走过烈日高阳,走过深秋隆冬,走过灯火阑珊,巍巍的天子山镌刻着我们奋斗的足迹,奔流的赧水河见证着我们不变的初心。

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新农村,我们一直在路上!

作者系湖南省纪委监委驻隆回县三阁司镇中洲村扶贫干部 唐方军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