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栩可
由杨文国作词、陈经荣作曲、张映龙演唱的《最美答卷》是一首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新民歌。歌曲以生动的歌词、激昂的旋律,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发向前的壮丽画卷。欣赏此曲,如同品味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音乐盛宴。
歌词是歌曲的灵魂,而杨文国先生所写的《最美答卷》的歌词无疑是其极大的亮点。整首歌词结构严谨,语言凝练,充满了诗意和力量。
主歌部分,以金色的唢呐和火树银花的描绘开篇,瞬间将听众带入一个欢庆、热烈的场景中。随后,歌词巧妙地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信仰、复兴之梦等抽象概念具象化,使听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歌曲所传达的深刻内涵。
副歌部分,歌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以及新时代中国人民勇往直前、豪情满怀的精神状态。这些歌词不仅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时代感,更激发了听众的爱国情感和奋斗精神。
在艺术手法方面,《最美答卷》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歌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金色的唢呐”和“火树银花”等意象的运用,使得歌曲开篇就充满了欢庆和热烈的氛围;而“信仰灯塔”和“复兴之梦”等抽象概念的具象化表达,则使得歌曲更具深度和内涵。
作曲是歌曲的血脉,著名作曲家陈经荣先生的作曲巧妙地融合了传统民歌与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使《最美答卷》的旋律激昂而动人,与歌词相得益彰。整首歌曲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不失时尚感。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作曲的高超技法和匠心独运:
一、主题思想的广泛性与音乐素材的匠心选择
《最美答卷》的主题思想具有极其广泛的共鸣性,它不仅仅是一首歌颂祖国、表达爱国之情的歌曲,更是一首凝聚人心、激励人们奋发向前的力量之歌。歌曲以全国人民激情飞扬、欢欣鼓舞的心情为背景,通过音乐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向党和祖国交出精彩满意答卷的壮丽画卷。这一主题不仅紧扣时代脉搏,与当下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更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家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在音乐素材的选择上,陈经荣展现了他的匠心独运。他舍弃了那些狭小的区域性民族音调,这样的选择避免了歌曲陷入地域性的局限,使得歌曲能够跨越地域界限,被更广泛的听众所接受和喜爱。相反,他大胆地采用了中华民族南北风格交融的旋律音调,这种音调既融合了南方的细腻与柔美,又体现了北方的粗犷与豪放。这种音乐素材的选择不仅扩大了歌曲的受众面和可听性,更通过巧妙地合成和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种大民族大歌的热情洋溢的表达方式。
歌曲的第一句唱词“吹起金色的唢呐……”便为整部作品定下了基调。唢呐,这一中国传统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成为了这首歌曲的亮点之一。唢呐高亢激昂的音色与歌曲的主题思想相得益彰,仿佛在诉说着人们的喜悦与豪情。曲作家在前奏中便巧妙地运用了大小北方唢呐,奏出了高亢激越和带有喜剧化逗趣色彩的音乐。这种前奏的设计不仅为整首歌曲奠定了欢腾热烈的氛围,更让听众在第一时间就被深深地吸引。
随着歌曲的推进,小七度、小六度跳进的旋律音程以及较多的滑音和风趣的说唱风格的引入,使得歌曲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多彩。这些音乐元素的巧妙运用,将人们控制不住的喜悦心情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让听众仿佛置身于一个欢庆的场景之中。
二、歌词结构与曲调风格的相得益彰
《最美答卷》在歌词结构上采用了AB单二部曲式,这种结构使得歌曲在保持整体统一性的同时,又能够展现出丰富的层次感。A段歌词的设计颇具匠心,被精心构思成不对衬的长短句组合。这种组合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对称结构,使得歌词更加富有变化和节奏感。同时,A段由三小乐句构成一大乐句的六句体乐段,这种歌词结构虽然看似复杂,但实际上却具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在曲调风格上,陈经荣深知要创作一首热情豪迈、欢欣鼓舞的歌曲,需要保持其有规律的节奏律动,并在听觉上呈现出明显的起承转合。因此,他选择了方整性结构作为曲调的基础,这种结构能够最好地符合歌曲的表达效果。在A乐段中,他采用了标准的方整性结构,通过保持一种热烈的均衡的节奏律动,使得歌曲更加易于传唱和记忆。
这种民歌风格的典型写法在长乐句中巧妙地运用了加衬词的重复手法。这种手法不仅增强了歌曲的韵律感,还给人一种朴实亲切的音乐感受。当听众听到这些加衬词的重复时,仿佛能够感受到一种来自民间的、淳朴而真挚的情感。这也正是这首歌曲能够深入人心、广受喜爱的原因之一。
三、高潮部分的精彩呈现与情感升华
B乐段作为歌曲的高潮部分,是整首歌曲情感最为浓烈、表达最为直接的部分。在这一部分中,陈经荣不仅在节奏律动上保持了方整性音乐结构的特点,使得歌曲在节奏上更加紧凑有力,更在音区上进行了大胆的拓展。这种拓展不仅增强了歌曲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还让听众在听觉上得到了一种全新的体验。
在歌词的编排上,B乐段也颇具特色。通过紧缩拓开有序的词节组合,使得歌词的表达更加紧凑而富有张力。同时,旋律上采用了循环分裂的序进方式,这种旋律发展手法让歌曲的情感表达更加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特别是“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句歌词,在旋律的烘托下显得极富感召力,仿佛是一声振奋人心的呐喊,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不懈奋斗。
接下来,“大浪来淘沙”这句歌词更是将整首歌曲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其音区扩展至小字二组的bB音,这种高音区的运用使得歌曲的情感表达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听众在这一刻仿佛能够感受到一种激昂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来自于音乐本身,更来自于歌曲所传递的那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最后一句歌词通过重复在结束的长音中用省略再现的方式,巧妙地呼应了歌曲开头的金色唢呐音色。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在结构上形成了一种完美的闭合感,更让听众在回味整首歌曲的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希望。那种令人期待的金色唢呐音色仿佛是一种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激励着人们在新的征程中继续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此外,歌曲在旋律和演唱方面也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陈经荣的作曲巧妙地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音乐元素,使得整首歌曲既具有民族特色又不失时尚感;而张映龙的深情演唱则更是将歌曲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最美答卷》是一首优秀的现代新民歌作品,堪称为现代新民歌的《最美答卷》!它在歌词、音乐、主题思想以及艺术手法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准和独特的魅力。这首歌曲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时代感,更以其激昂的旋律和深情的演唱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和共鸣。可以说,《最美答卷》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奋发向前的壮丽画卷的生动写照,也是一首能够激励人心、催人奋进的经典之作。
《最美答卷》不仅是一首音乐作品,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它记录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奋进、创造美好生活的壮丽历程。歌曲所传达的主题思想深刻而宏大,它激励着新时代每一个人勇往直前、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种主题思想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也是歌曲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原因之一。
(周栩可,湘籍诗人,网易云音乐签约创作人。曾任央媒高级编辑,撰稿数十万字。原创歌曲《长江》《偶然》《西江月》《大河西》《天涯何处无芳草》等。编剧作品《陶母教子》《聂焘设宴》以及微电影《木瓜桥往事》等。原创古诗词集《栩可的诗》。)
附录1:《最美答卷》歌词
吹起金色唢呐
辉映火树银花
嘹亮号声响彻海角天涯
守望信仰灯塔
春晖寸心报答
百岁沧桑演绎大地繁华
汗水浇灌丰收
青春亮丽韶华
初心使命描绘美丽图画
合作带来共赢
理想引领步伐
决胜小康书写东方神话
不负人民是最深厚的牵挂
复兴之梦点亮正茂的风华
历史选择人民拥戴意气风发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大浪淘沙
南湖走来风雨阳光大步跨
钢铁长城坚不可摧捍卫我中华
昂首跟党走五星红旗永远迎风飘洒
奋进新时代勇毅前行豪情满天下
附录2:《最美答卷》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