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社区一些居民办红白喜事爱讲究排场,花费大、浪费多,邻里间还常常因为攀比产生矛盾。”近日,北塔区陈家桥镇杨旗岭社区居民黄先生,谈及近年来社区的变化感慨万千,“现在,不一样了。自从实行了新模式,邻居们办红白喜事越来越简单,花费也越来越少,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
近年来,杨旗岭社区积极探索移风易俗新路径。2023年,该社区召开多次院落会,充分调研民意,制定出《移风易俗“12345”新模式》,推动移风易俗落到实处。
该社区制定的“12345”新模式包括:“1个约定”“2人监督”“3晚时间”“4方协议”“5万目标”5个方面。即,制定1份《杨旗岭社区居民公约》,将移风易俗纳入居民公约,通过刚性约束引导居民自觉遵守;推选2名监督员对丧事操办事宜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丧事简办落到实处;丧事操办时间不得超过3晚,有效遏制陈规陋习;由孝家、监督员、红白理事会、社区“4方”代表共同签订丧事简办协议书,明确各方职责,对违规行为进行通报处理;丧事操办目标金额控制在5万元左右。此外,该社区还置办了酒席棚,供居民们自行申请借用。这一举措不仅为红白喜事简办提供了更多便利,促进了社区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也帮助居民节省了相关开支。
2024年12月,杨旗岭社区熊大爷离世。社区干部得知情况后,立刻安排监督员到达现场,监督员与孝家进行充分沟通,按照《移风易俗“12345”新模式》的标准,为老人操办了一场简单而庄重的葬礼,葬礼花费不足5万元。其家属表示:“以前办丧事,动辄花费十几万元甚至更多,压力真的很大。现在有了社区的新模式,我们既尽了孝心,又减轻了负担。”
“12345”新模式推行以来,该社区操办红白喜事餐费标准大幅降低,杂费开支大幅减少,戏班、送葬龙灯乐队等费用实现“零支出”,大大减轻了居民的负担。
如今,杨旗岭社区文明节俭的婚丧观念深入人心,邻里关系更加和谐,社区风气焕然一新。
(记者 刘其洁 通讯员 刘甄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