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4月17日讯(通讯员 肖瑶 罗秋怡)春回大地,万象“耕”新。近段时间,新邵县小塘镇抢抓农时,积极行动,全方位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小塘镇柏水村,刚军种养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正有序开展秧苗作业,他们将秧苗从育秧田中拔出并捆扎,随后运往各处农田进行插种。与此同时,插秧机手熟练地驾驶插秧机在田间来回作业。据悉,近年来该合作社累计投入近 200 万元,购置了插秧机、旋转耕地机、播撒无人机、智能收割机、烘干机等一系列农用设备,现已发展成为一家涵盖粮食播种、仓储、销售全流程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合作社。“去年,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与当地农业发展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合作社新增一座大棚,依托科学育秧技术,该大棚今年成功投入运行,育秧面积超过 1000 亩,育出的秧苗整齐健壮、抗病虫害能力强。在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不仅育秧取得显著成果,双季稻种植规模也大幅扩大。通过土地流转整合、推广优良品种,今年双季稻种植规模预计超1200亩,可产粮1000余吨。”该合作社负责人介绍。
刚军种养合作社只是小塘镇开展春耕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为做好春耕生产工作,今年以来,小塘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全面部署,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工作,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核心统筹体系。成立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小塘镇坚决将粮食安全的责任扛在肩上、落在实处,年初召开专题会议,精细谋划全镇春耕备耕工作,共同绘制出春耕的 “时间表” 与 “路线图”,明确各项任务的时间节点和实施路径,2025年全镇粮食和油料计划总播种面积8.4万亩,粮食总产3.76万吨。新增种粮大户3户,双季稻示范种植面积较2024年增加3000亩,目前集中育秧已经完成任务的93%。
落实三包原则,实现责任精准到村。在推进粮食生产过程中,采取联村领导、驻村干部、技术员包村的 “三包” 原则。每一位联村领导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能力,全面把控所负责村庄的粮食生产大局;驻村干部扎根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宣传粮食生产政策,及时了解村民在粮食种植过程中的困难与需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人员则凭借专业知识,从选种、播种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为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通过这一精细化的责任体系,实现对29个村(社区)粮食生产工作的全方位、精准化管理,有力保障粮食生产的质量与效率。
聚焦示范片区,打造粮食高产样板。小塘镇将打造万亩示范片作为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抓手,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推进示范片建设。书记、镇长以及分管领导深入一线,指导长柏公路沿线村、新烂公路沿线村、金塘湾至渡头桥公路沿线村的万亩示范片工作。他们实地调研,根据不同村庄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种植方案。在示范片建设过程中,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广优质粮食品种,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周边村庄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形成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的良好局面。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下一步,小塘镇将持续紧抓农时,统一思想认识,压紧压实粮食安全责任,稳步推动农业产业向纵深发展,切实守护好粮食安全的“生命线”,为全镇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