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条例》的出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有力举措,为推进依法管网治网提供了法治保障,为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推进新时代网络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下结合国家网络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等,发动各乡镇(街道)各部门以讲座、展板、标语等形式,开展《条例》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等活动;线上精心策划制作H5等新媒体产品,突出《条例》重点内容进行广泛宣传,提升《条例》知晓率,营造依法治网、文明上网的良好社会氛围。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工作职责和重点,统筹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不断提升网络安全工作水平,提高网络安全应对能力。特别是网信干部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学习领会,把学习《条例》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确保率先学习掌握好《条例》内容实质,同时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网络执法队伍、网络安全检查和应急技术支撑队伍建设,为全县网络综合治理提供坚强的力量保证。
二是强化能力建设,筑牢安全屏障。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督促各部门履行好网络安全主体责任,牢固树立网络安全思维,全面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提升管网、治网、用网水平。健全网络防御能力体系,充分发挥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作用,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御,积极开展网络空间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提升对网络攻击威胁的发现、预警和防御能力。落实《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加强网络安全突发事件预警能力建设,强化应急预案演练,提升应急状态下的网络安全事件应对以及协同处置能力。加大网络安全执法检查力度,及时整改网络安全风险漏洞,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健全分级保护、动态调整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有效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三是强化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建立网络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举行网络安全通报分析会,及时通报全县网络安全存在的风险,总结经验,防范风险。把网络安全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八五”普法规划,以“八五”普法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法治宣传教育,提升企业的守法经营意识,提升网民的网络权利意识。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举报机制,动员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监督,营造全民治网的良好氛围。推进网络安全前置审查,从源头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督促互联网企业切实履行好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的主体责任,共同筑起“铜墙铁壁”、维护“清朗空间”,牢牢守住网络安全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只有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加大网络安全应急能力建设,引导广大网民共同参与,才能有效防范网络安全风险,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