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新闻

邵阳县长排村:幸福生活扑面来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何杰锋周鹿鸣 2020-09-04 16:32

长排村村民翻晒刚收获的稻谷

邵阳新闻网9月4日讯(记者 何杰锋 周鹿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子。”金秋时节,秋风送爽,正是水稻收获的好季节。9月2日,邵阳县九公桥镇长排村村民正抢抓晴好天气开始收割成熟的水稻,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长排村位于九公桥镇西南部的资江河畔,由原尤家村和长排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23个村民小组,村民764户263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300人。2018年前,长排村因基础设施落后,无任何集体经济收入,被列为省“十三五”扶贫工作重点村。2018年3月底,市政协帮扶工作队入驻长排村,结合该村实际情况,紧紧围绕驻村扶贫工作计划和安排,认真开展各项帮扶工作,仅花了不到一年时间,长排村就摘掉“贫困帽”。

如今,一处处令人振奋的景象扑面而来,长排村多年前的那些贫穷面貌已难寻踪影。这里的村民正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向美好的未来。

市政协帮扶工作队队长肖体团在伍小娥了解情况

这么好的政策 现在的日子做梦都不敢想

“现在日子老好了,我们赶上了好时候,党和国家政策好,这路、这村部、这房子都是市政协驻村帮扶工作队来之后修的,我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今年50岁的村民伍小俄聊到这两年的变化,难掩心中的喜悦与激动。

伍小俄一家是长排村的贫困户,也是邵阳市政协主席鞠晓阳的联点帮扶户,家中因病因学致贫,日子过得紧巴巴。得知他家的情况后,鞠晓阳主席与扶贫工作队不仅想方设法鼓励和帮助她发展产业脱贫,还资助她的两个儿子读完了职高。

2018年底,伍小俄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殖鸡鸭、种植水稻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她不仅还清了欠款,还给家里添了新家具。脱贫的那天,伍小俄喜极而泣,她动情地说:“我能脱贫,要感谢鞠晓阳主席和扶贫工作队的鼓励和帮助,是他们给予了我希望。现在的日子,过去做梦都不敢想!我要努力挣钱,过上幸福生活!”

在长排村,跟伍小俄一样在工作队帮扶下靠自己努力脱贫的村民还有很多。截至2019年底,该村仅剩3户8人未脱贫,今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水稻种植基地

发展产业 让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刚驻村工作时,市政协驻长排村工作队便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长排村2018—2020年帮扶规划》和2018年、2019年扶贫工作计划。以基础建设、产业带动为切入点,从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培育主导产业、加快乡村振兴三个方面着手。目前,村里已经成立了油茶、水稻、生猪等5个合作社,并与全村所有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

长排村浩明农场烘干车间内,机器轰鸣,该农场负责人王志祥正在对刚收货的15吨优质稻谷进行烘干处理。不远处的稻田里金灿灿的稻谷,随着秋风摇曳,阵阵稻香扑鼻而来。

王志祥不仅是村里的种粮大户,还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之一。他流转了村里260余亩土地用来种植水稻和油菜,同时他还聘用了村里27户村民在农场工作,其中贫困户23户,人均增收1万元左右。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我种植全部优质稻,预计可收获160余吨稻谷。”谈起今年的好光景,王志祥笑得合不拢嘴。他说,“这一切,要感谢精准扶贫的好政策,还有这么好的工作队,不仅帮我们修了路、水渠,还修了4个机房和四个机埠方便农田灌溉。”

两年多来,工作队为该村争取资金近700万元,修建硬化村路15公里;争取水利建设资金69万,把水库防渗、机埠维修、渠道检修工程全部建设好,确保水田旱涝保收;争取资金180万,修建了容量200立方米的大型蓄水池,实现了户户通自来水,解决全村2700余人安全饮水问题;同时申请扶贫资金对全村农网进行改造,安装路灯110盏。

长排村多功能村务活动中心

腰包鼓了 村民生活乐起来了

“产业发展起来了,物质上逐渐富裕起来的村民也对文化生活有了更多的期许。”长排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肖体团介绍道, “这两年,我们在村里新建了多功能村务活动中心、篮球场、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每天晚饭后,经常会有村民会在一起唱唱歌、练练舞,很热闹。”

每天傍晚6点半左右,村民黎建华便会和村里其他十余位姐妹们相约一起跳广场舞。她说,“这几年,我们村不停发展,大家条件都好了,房子车子都有了,很多村民们不出门,一个月也能挣几千块钱。锻炼一下心情变好了,身上的毛病也少了。”她表示,跳舞是为了丰富村民们一天劳作后的业余生活。随着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里跳广场舞的村民由两三人慢慢增加到60余人。农忙之余,村民开始主动到文化广场上休闲乘凉,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有唱有跳,小山村逐渐热闹起来。同时,村里还成立了舞蹈团和腰鼓队。

谈到未来,长排村村民们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大家纷纷表示,现在政策这么好,未来生活会越来越好,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