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3月21日讯(记者 何杰锋)3月18日,从绥宁县城出发约40公里,车行至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黄桑片区寨市苗族侗族乡铁杉林村,只见四周群山围绕,满眼皆绿。
铁杉林村源头山海拔1080米处,有一片面积约5亩的长苞铁杉林,有铁杉37株,平均树高30米、胸径50厘米,最大一株高40米,胸径130厘米,树龄达500多年。因集中连片生长,且株数多、树龄高,在全国极为罕见,被誉为“铁杉王国”。
长苞铁杉林
长苞铁杉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被林业专家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2023年长苞铁杉群落被国家绿化委评为“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
铁杉林村因此得名,下辖16个村民小组、486户、1642人,原居民皆为苗族。在这里,悠悠青山、漫漫古道、水溪环绕,餐厅、书吧、民宿坐落其中,铁杉林村吸引着多地游客前来休闲观光。
谁能想到,过去这里是个“空心村”。随着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昔日的小山村,变成了风景秀美的生态景区,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成为当地文旅市场新的消费热点。
这一变化的缘由是什么?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党委书记、处长袁光平说出了答案:“南山国家公园建设的不断推进,当地生态环境不断变好,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铁杉林村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以生态旅游产业为主导,依托生态旅游资源和苗族文化,走出一条‘生态+文化+旅游’致富的新路子。”
铁杉林苑
“现在证明,当初的路我没有走错。”该村民宿铁杉林苑负责人石冰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内心有着满满的成就感。2016年,在外工作多年的石冰在网上了解到邵阳正在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于是返乡建起了村里的首家民宿,成为铁杉林村第一批返乡办民宿创业的带头人。一开始,只有7间客房。如今,已有20余间客房,自开业以来,年均食宿超过2万人次。
此后,铁杉林村乡村旅游一年比一年红火,带动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乡村旅游发展的队伍中。目前,全村已有农家乐40余家,年收入10万元以上。
收入增加,村民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铁杉林村除了长苞铁杉林,还有1200余株柿子树。“村自古以来人多地少,所以先辈喜欢在屋前屋后种植板栗、柿子等,用来补充粮食的不足。”铁杉林村村民邓集山介绍,
2024年夏天,邓集山提出倡议,铁杉林村新增一条“村规民约”:即从2024年秋天开始,凡是铁杉林村境内的柿子树,一律不得采摘柿子,留在树梢供游客观赏和飞鸟啄食。
“我提出禁采柿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随着南山国家公园的建设,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保护区内的飞鸟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我觉得我们应该主动给这些可爱的人间精灵准备一些食物。”邓集山说。
铁杉林村
2024年秋天,铁杉林村上千株大大小小的柿子树挂满了火红的柿子。柿叶褪落后,火红的柿子成为该村一道新鲜而亮丽的风景,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
果然,柿子成熟后,这里也成为鸟类的天堂,特别是一种名叫领雀嘴鹎的美丽小鸟,总喜欢一边发出清脆悦耳哨音,一边在枝头跳来跳去啄食柿子。“偶尔,也会有红腹锦鸡和白鹇等珍稀鸟类飞上树梢品尝柿子。”邓集山说。
每年,铁杉林村以其独特的生态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不仅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就业,让当地村民从国家公园建设中受益。同时,国家公园建设也成了自然教育的理想场所,向公众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如今,铁杉林村村民有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早日设立南山国家公园,让“神奇的绿洲”在“国家公园”的守护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