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省文明办主任会议召开,部署2025年全省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作之一——聚焦重点任务,加强和改进网络文明建设。
伴随网络社会高速发展,网络文明成为现代社会新的文明形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顺应信息时代潮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
那么,面对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和庞大的网民队伍,我们如何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要求的思想观念、文化风尚、道德追求、行为规范、法治环境、创建机制,实现网上网下文明建设有机融合、互相促进。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需要坚持用科学思想作为指引。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发挥网络传播优势,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心走实“飞入寻常百姓家”;要加快推进各类理论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传播和应用,精心打造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现象级”传播产品,推动理论传播大众化;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理论宣传活动,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特别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变化新成就,做好网上重大主题宣传。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向上向善的网络道德。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信息服务和网络文化产品生产全过程,滋养网络空间,使核心价值观体系成为网络文明的道德依归;要着眼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强化网上道德示范引领,广泛开展劳动模范、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等典型案例和事迹网上宣传活动,使网络空间成为道德高地;要弘扬网络诚信文化,不断健全完善网络诚信建设的体制机制、法规制度、渠道载体,努力构建人人参与、多元共治的网络诚信建设工作新格局。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需要坚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向网上延伸。要结合文明创建工作要求,制定出台网络文明准则,把网络文明建设要求融入行业管理规范;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网络素养教育机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加强网民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要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纪念日组织开展网络文明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广大网民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弘扬文明风尚;要深入开展网络文明建设活动,引导全社会提升网络文明素养,特别是要提升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保护青少年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要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发挥行业组织引导督促作用,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价值导向,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需要坚持依法治网。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治是文明的保障。网络法治是网络文明的基石,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必须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要加快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统筹推进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要创新开展网络普法活动,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引导每个人自觉遵守国家互联网法律法规政策,坚持依法上网、文明上网;要利用新技术精准打击网络犯罪行为,维护网络秩序,着重保障网络时代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基本权利。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共建共享。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要走好走实网上群众路线,通过互联网面对面、键对键、心贴心地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吸引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主动参与网络文明建设,构建起各方共建、成果共享的网络文明建设新格局。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基础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驰而不息地抓下去,需要每个人做文明上网的宣传者、文明用网的参与者,共同营造网络社会文明新风尚。
(作者 邵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