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讲述 | 袁旭毅:好想听到爸爸再说一声等一下就回来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 2020-03-12 21:49

这里是邵阳新闻网抗疫特别栏目《讲述》。今天讲述的主人公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防控疫情保障供电,他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倒在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第一线;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他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拼尽全力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守护光明服务群众,他古道热肠、全力以赴,践行初心使命演绎人间大爱。他就是国网绥宁县供电公司安全总监、安监部主任兼安监党支部书记袁国平。3月2日中午,为了确保电网安全可靠供电,这位铁骨铮铮汉子倒在荆棘丛生的巡线路上。50岁的生命历程,永远定格在35千伏川城Ⅱ线3号杆塔下。3月6日,邵阳市委追授袁国平为“邵阳市优秀共产党员”。袁国平离开了,但他永远活在大家心中。让我们与他的同事、儿子一起来追忆他生前的点点滴滴。

张峰宁:最后10天,师傅用生命完成坚守

我是绥宁供电公司供电指挥中心的副主任张峰宁,到现在我还不敢相信,国平大哥就这样走了。

我不是专业出身,国平大哥是我的师傅,他的言传身教,让我知道这一声“师傅”不仅是对电力技术的尊重,还包含了电力人守护万家灯火的传承。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后,公司按照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一级响应的要求,升级医疗单位的供电防护等级。“我是党员,危险的地方我去。”师傅最先站了出来,他主动要求到最艰险的新冠病毒肺炎确诊患者收治医院——绥宁县人民医院执行蹲守保电任务。

这一守就是10天。这10天来,当人们窝在家里的时候,他和同事们值守在医院的配电房,负责现场监控医院供电设备的运行状态,遇到突发情况,立即排查原因快速恢复供电。

2月8日(正月十五),绥宁县寨市苗族侗族乡朝仪卫生院所在供电台区用电负荷猛增,导致电压不稳定,医院医疗设备不能正常启动,影响到疫情排查工作。刚刚从绥宁县人民医院保电一线退下来的师傅获知情况后,立即带领所在党支部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现场勘查、分析,最终确定将邻近的台区增容改造,很快恢复供电。

从2月22日开始,公司全力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战疫情、优服务、促复工”工作要求,开始实施“双线作战”,他没有来得及休息,又投入到企业复工复产保电攻坚战中。

2月23日,公司全面铺开企业复工复产保电工作,他白天带队巡视线路,排查整改供电设备缺陷;晚上整理资料,梳理问题,部署第二天工作。

2月24日,他带队巡视10千伏李逆线,帮助惠康医药公司处理配电变压器少油缺陷;25日,他带队巡视35千伏城在线,整改拉线松动、树竹碰线缺陷3处;26日,他带队巡视绥宁县人民医院供电设备……

2月29日,这天是星期六,在工作中师傅说感觉胸闷,上楼梯喘不过气来,同事袁妙红看见他脸色不好,劝他去检查身体。他说:“保电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等忙过这一阵就去”。这一天,他为了早点完成保电目标责任分析工作,一直忙到次日凌晨2点。

看到他不舒服,3月1日早上,嫂子劝他休息一天。他说等忙过这一阵再说,又去了办公室,一忙又是一整天。

35千伏川城I线、川城Ⅱ线是绥宁县人民医院的“生命线”,也是大汉商业城等重点项目复工复产的重要电源线路。考虑到连续的阴雨天气,他不放心川城Ⅱ线的运行状况,决定带队再去巡视一次。

3月2日早上,我们相约去巡线的时候,他的精神看起来很好,还开玩笑说我一个年轻人体能都跟不上他。我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他最后一次跟我开玩笑。

当天12时30分许,巡线路上山陡路滑,行走艰难,他照例走在后面保护大家。当3号杆后段巡线快结束时,我们走在前面往4号杆走,走了一段路程,发现他没有跟上来,就一直叫他名字,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应。于是,我们往回找,发现他的时候,他昏倒在3号杆塔下,没有了意识。突发的心肌梗塞就这样无情地夺走了他的生命。

李荣健:国平是那个时刻在现场的人

我是绥宁供电公司总经理李荣健,国平是我们单位出了名的“拼命三郎”。

在同事们的印象中,他是一个非常低调、谦和的人。只要干起工作,他比谁都主动,也从不提要求。同事于大雄说:“每年的评先评优中,袁国平都主动把机会、荣誉让给同事;而每次危难险重面前,他都主动冲在前。”

袁国平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不怕累、不怕苦。2008年1月14日,绥宁县原党坪乡龙家村的电线杆因冰灾全部倒塌,道路阻塞。早上7时,袁国平带着一群人肩挑手扛,步行10多公里赶到龙家村。为了节约时间,他当场建议大家不下电杆持续作业,提议得到一致通过。晚上9时许,龙家村终于在黑夜里亮起来,大家才陆续下电杆。这种战斗精神得到了村民们的交口称赞。这一年,长铺供电所在袁国平的率领下,荣获“绥宁县抗冰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他是一个把安全刻入骨子里的人,2015年夏天,一场持续经日的暴风雨,把 10千伏武梅线几乎全部摧毁。每天天刚亮,他第一个赶到现场挨个检查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抢修队伍是否遇到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沟通协调到位,因为,他总是那个时刻就在现场的人。

2019年春,绥宁北片乡镇普降大雪,供区内受灾最严重的10千伏金张线新大支线、10千伏瓦庙线铲背支线、10千伏瓦宝线岩金支线,处处山陡路滑,人车都行进艰难,最先到达和最多次出现在查勘及抢险救灾现场的,从来都少不了他。他总是在提醒做好安全工器具准备、念叨现场安措务必合规。无论是外包施工队伍负责人还是基层班组运维人员,既怕他又敬他,只要被他发现有违章操作,绝不姑息处罚,但只要按规程作业,他从不吝啬他的表扬和称赞,主动指导、帮助施工班组争创“无违章现场”。

“他工作能力特别突出,又特别能吃苦,工作上的事情基本不要我们操心,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好干部、好战友而感到惋惜”。

袁旭毅:好想再吃一次爸爸做的饭

我是袁国平的儿子袁旭毅,23岁,刚刚大学毕业。从小到大在我的记忆里,爸爸一直都很敬业。对我和妈妈很好,只要有时间,他都会下厨给我们做好吃的,我好想再吃一次爸爸做的饭。

爸爸花在工作的时间多,家里的大小事情,过问得少。记得有一次爷爷住院,他一直没有时间去照顾爷爷,领导得知后,强制他放下手头工作去看望爷爷。他匆忙赶到爷爷的病床前,看着爷爷生病痛苦的样子,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耳光,握着爷爷的手,哭着说:爸爸,对不起。爷爷摸着他满是老茧的手,看到还来不及脱下满是盐碱痕迹的工作服,心疼地流下了泪水。

爷爷奶奶有70多岁了,他们住在八十年代简陋的老居民楼里。爷爷身患重度尿毒症,但是他舍不得花钱去做血液透析,总是怕给爸爸妈妈添麻烦。谁都没想到,爸爸就这样离我们而去,可怜的爷爷奶奶最后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爸爸是家中长子,因为两个叔叔都没有在家乡工作,一个在离家几十公里外的农村供电所工作,一个远在上海。爸爸成了家中的顶梁柱,看着身体每况愈下的爷爷,自己却不能常常在身边尽孝,每每说起,他都心如刀割。这一次永远的诀别,让我心如刀绞。

在同事、邻居们眼里,爸爸是一个热心的人,不管是家属院里下水道坏了、谁家里短缺点啥,还是老人生急病住院,孩子上学,他总是主动援手。

爸爸在供电公司工作20多年,“等一下就回来”是他每次电话里安慰我和妈妈的口头禅。在爸爸的概念里,“等一下”不是很快的意思,而只是一句“报平安”。然而现在,我永远等不到爸爸回来了!

铁塔巍巍颂英魂,巫水悠悠怀忠骨。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和企业复工复产保电攻坚战中,守护灯火一直不愿下班的袁国平以另一种令人心碎的方式“下班了”。

他没有走,因为他平凡而光辉的形象,他忠诚、敬业、奉献的精神永远镌刻在绥宁的土地上,他用自己的生命,用16年党龄,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忠诚大爱。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