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云秋月,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如约而至。郴州,以山水之名,云动天下。
雾漫江面、如梦如幻的人间仙境,沟壑纵横、遗世独立的丹霞地貌,满目青绿、如诗如画的草原湖泊,这些绝美的风景在郴州不断切换,而每一段都是极致的视觉享受。
9月16日晚,郴州市飞天山实景演艺中心,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开幕仪式现场。
当大美山川被广泛地认知与赏味,作为湖南“南大门”的郴州,抢抓旅游新浪潮,深耕细节,大胆创新,持续发力,在走“新”与走“心”之间,重新定义旅游。
美意
郴,意为“林中之城”,一字一城,为郴州独有。
很多时候,郴州就像一位深藏不露、腹有诗书的武林高手,不像长沙那般充满潮流气息,也不像张家界的山水风靡世界,大隐隐于市,低调却自成风格。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的妙笔一提,为郴州留下了一抹浪漫缠绵的色彩。
“四面青山列翠屏,山川之秀甲湖南”。“一山、一湖、一泉”是郴州景色的精髓。
高椅岭,红岩绿水、险寨奇涧。连绵起伏的岭脊因形似神龙俯卧而得名“龙脊”,山水相融,大气磅礴。这里的丹霞,世之所有,此尽有之,丝毫不输张掖丹霞的壮阔与大气,还多带着一份柔情。
莽山,主峰为南岭中段最高,可“北望衡阳、南见韶关”。虽名莽,却并不莽,有着属于它的小细致,山水神韵,幽林深秀,有“地球同纬度带上的绿色明珠”美誉。
“无寸山不丽、无一山不奇”,徐霞客笔下的飞天山,怪石林立,千米长峡,翠竹连绵。
苏仙岭,“天下第十八福地”,苏仙岭的神奇绝不止于久负盛名的山水风光,而在于被篆刻在苏仙岭岩壁上,那首由秦观作词、苏轼作跋、米芾书写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史称“三绝碑”。
山如果没有水的映衬,想必会有些单调。
郴州最美的湖泊,必属东江湖。群山合围,烟波浩渺的湖面之下是澄澈的湖水。东江湖的美,不仅在于水色天光,更在于意境。你只有亲自走近,才能明白”人间天上一湖水,万千景象在其中”的曼妙。
仰天湖,高原之上漂亮的一泓湖水,宛如地球上的一颗眼泪。这片草原与其他地方相比,多了一份柔美。郴州的水,还少不了汝城这一汤热腾的水,泉眼汩汩,汇聚成河,汤河之上,热气氤氲。
郴州不只有野性的自然风光,也有着融合又独立的历史文化。“北瞻衡岳之秀,南峙五岭之冲”,这里自秦置郴县始已有2200多年,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岭南的交通要道、往来经商交会之所、文人毓秀之所。
历史的车轮在此留下了众多人文墨客的印记,也留下了一些古镇、古村、古民居。板梁古村,古老淳朴,蕴藏着中国古老的宗法仪式、儒学传统、风水观念,村内小桥流水、水墨青砖,却曲径通幽、布局机巧。坳上古村,温暖宁静,明清风格的传统砖木结构遍布全村,青砖黛瓦,高高的马头墙,各种清新秀丽的雕花艺术,每一层层都是古意的延展。
新意
坐拥秀美山水,郴州绝不“躺平”。做文旅,郴州是认真的。
这两年,郴州的山水风光在抖音和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频繁刷屏,“上帝遗落的秘境之地”等猎奇、探险的元素精准戳中年轻人的命脉,吸引了很多人前去一探究竟。诚然,网红景点只是锦上添花,郴州持续的火热是多元因素的叠加。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郴州借助本地既有的历史文化IP,串联起相关主题的多个景点,极致展现地方特色。
裕后街,湘粤古道上的“水陆换乘枢纽”,如同京广铁路上的郴州站,北上洞庭潇湘,南下粤港海外,带动郴州古城沿郴江向南逐步扩张,形成“九街十八巷”的格局。乘着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东风,裕后街历史文化街区提质复建,打造成湘南民居建筑特色的旅游观光商业街区。站在桥上,一眼千年,郴江碧水,湘南古韵,犹如置身画中。
北湖水月,是郴阳古八景之一。1200年前,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此泛舟游湖、饮酒赋诗、赏月叉鱼。1200年后,通过升级改造、规划业态,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打卡消费的“黄金码头”。“来郴州必来北湖,来北湖必过夜生活”,北湖不夜天,2022年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项目,成功入选2022年全国城市旅游优秀案例。
郴州长卷文旅城,五彩街灯点亮街区,绘画出一副“最郴州”的历史人文长卷。郴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涵丰富,这里复刻了郴州11个县市区的非遗馆,聚焦新兴业态、科技化,构建沉浸式、情境化的旅游场景,“非”凡匠心,“遗”脉相承。
瓦窑坪,自汉代开始便是北上南下的水路中转站。“山口正衔初出月,渡头未散欲归云”,宋代诗人陆游的佳句镌刻在古村牌坊左右。这个曾经荒废的千年古渡口,借助碧水丹霞的山水资源和千年古渡的历史文脉,蝶变成沉浸式非遗小镇、民宿小镇,让千年古渡再现繁华。
711矿,被誉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2004年,711矿完成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在古老的建筑基底里填充新的消费业态,现在破旧的工业矿区现在成为了集红色教育、文创商业、温泉康养等为一体的工业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了全国首家军工主题沉浸式体验景区。
时下,旅游正在变得由快而慢、由重而轻、由巧到拙,旅游业也要变得善思、巧思,更为适应新的法则。
因此,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不是简单地打造几个网红景点,更重要的是明确文旅产业发展定位,做好系统规划,将区域内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创新新产品、新业态,关注游客的消费需求变化,适时优化升级业态,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
立足特色,接续文脉,让风景成为场景,将场景融入风景。郴州,既会乘风,也会造风。
心意
全域旅游,不止是跨区域上的,也指在体验上的全方位。再好的旅游资源,要搭配完善的硬件设施,也要有称心的服务能力,否则难以长久发展。
用心做好旅游,郴州说到做到。
——用心,又尽心,把服务做到心坎儿上,这是郴州旅游最直接的心意。
瞄准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新目标,郴州开展了旅游从业人员专业培训、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等;发布《郴州市“引客入郴”和旅游宣传营销奖励办法(试行)》《郴州市涉旅行业“九不准”规定》;出台了《“郴心服务”——2023年郴州市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行动方案》;围绕创建“郴心服务”旅游服务品牌,全面推动景区、酒店、民宿、旅行社等提质升级,让来郴州的游客“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行得顺心、娱得开心、购得称心、游得舒心”。
郴州是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地缘相近,促进了两地人缘相亲和商源相通。郴州亮出“特别礼遇”迎大湾区游客。凭粤港澳大湾区身份证,可以享受景区门票打折待遇;开通“粤港澳大湾区游客专用通道”;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配备英语、粤语讲解员。这些优惠,让游客礼遇“郴”心。
莽山山高崖险,想要登顶俯瞰群山还需费一番工夫。莽山五指峰景区考虑到了少数群体的出行需求,在山间架设了悬崖观光垂直电梯等无障碍设施,行动不便的游客也能够登顶一览风景。
文旅行业,根本属性是服务业。服务是软实力,也是硬功夫。让游客来,只是第一步,来了怎么留,怎样形成口碑,才是根基。游客们纷纷从“来过”到“留下”。因此,郴州的爆火有迹可循。
——在“舍”与“得”之间,懂得探索“山水文章”,这是郴州旅游最珍贵的心意。
它们,就是做好的例证。
仰天湖,这里曾因过度放牧而导致草场毁损、水土流失,生态环境严重受损。近年来,通过禁牧封育、水体治理生态修复,草原覆盖率从2019年的64%提升至现在的95%。如梦幻般的霍比特城堡,原来是一处地质灾害点,将无法修复的边坡断面全部做了景观美化,让人仿佛进入童话世界。
高椅岭,以堪称惊艳的方式展现出大自然之绝美。而在几年前,这里因火力发电厂尾渣排放处理,常年煤灰四散,生态破坏严重。经过数年地貌恢复、河道清理,高椅岭重回山清水秀,且打造了叠瀑广场、连椅桥、巨石阵等旅游体验项目,休闲观光旅游等新业态同步发展,成为网红打卡地。
三十六湾,是郴州重要的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区。为了摒弃“带血的GDP”,郴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伤”的气魄,对三十六湾实施生态修复和重金属污染治理。这里还通过保留矿脉、巷道、岩体、地貌景观等直观地质现象,设立遗迹点,打造了一座矿山公园和矿业遗迹科普区。昔日乱采滥挖的“癞子岭”已变得绿草茵茵。
不负绿水青山,让生态优势成为永恒优势,这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在郴州给出的生动启示,也是郴州不断摸索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最为精彩的一笔。
——有风花雪月,也有人间烟火。当然,郴州的心意,还来自于那股最具江湖气的湖南味道。
栖凤渡鱼粉,足以让你从长沙的网红馆子中跳脱出来;宜章芋禾鸭入口咸香;烧鸡公皮脆肉嫩;东江石锅鱼汤汁鲜美即化;杀猪粉清淡醇厚,坛子肉肥而不腻,临武鸭咸鲜微辣,马田豆腐醇香细腻,禾花鱼鲜甜香嫩......这座低调的小城,如同它的食物一样热辣鲜活,又耐得住寂寞。
因此,在郴州,我们可以“既要又要”的来这样一场旅行:既可看山川河流、人间草木,也可看街头巷陌、市井烟火;既可以完美涵盖了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又可以满揣了美景美食、风土人情。有探索和内容,也有轻松和甜美,更有心灵和共鸣。
百闻不如一见,郴州的的诗意江山和风物滋味,等你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