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作文

以家国情怀耀青春

来源: 作者:李欣遥 ©原创 2024-09-29 10:39

泱泱中华,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回首过往,不论是往昔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余音,还是今朝新时代青年们踔厉奋发,为祖国事业而奋斗的现实演绎,无不体现出中华儿女“愿得此身长报国”的精神品质。由此可见,青年一代的我们,更应培养家国情怀,爱家爱国,在新时代的大舞台上有大作为。

君可知,古有仁人志士常揣赤子之心。从古至今,澎湃于胸膺的爱国情感始终蕴藏着无尽的力量。辛弃疾面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发出“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语豪言,白发苍苍时依然眷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征战岁月。晚清时期,面对守旧派的威胁,康有为将生死置之度外,他公车上书,讲学着述,凭一颗赤子忠心为变法事业奔波一生,“满地干戈惨惨民,乾坤毁矣痛蒙尘”,即便将离人世,康有为也深切关注着国家命运。由此观之,爱国是流淌于民族文化中绵延不断的血脉,所以,我们也要胸怀祖国,永存爱国之心。

君不见,大义当前有先烈舍家为国。在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际,有一群人站了出来。他们舍弃个人利益成就祖国,抛下小家的幸福成就大家的美满。在湖南长沙郊外,一座名为“清水塘22号”的小院,是毛泽东和杨开慧曾经的住处。在那里,他们曾共同生活,为共同的革命理想而奋斗。当杨开慧被捕后,面对严刑拷打,她誓不松口,视死如归,从容就义。他们身上,足以窥见“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人们常说“有国才有家”,正是因为革命先烈的舍己为人、舍家为国,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青年一代的我们,更应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继往开来地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

随着岁月的更迭与时代的变迁,家国情怀拥有了新的诠释。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护卫队升旗手张自轩和父亲将对国家的敬意和亲情的守望凝结在国旗上。每当张自轩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五星红旗时,他的父亲也在自家的小院中,严肃认真地升起一面国旗,如此持续整整六年,从无间断。每当想儿子了,张自轩的父亲就站在院子里看看风中飘扬的五星红旗,就仿佛透过国旗看到了站在国旗下的儿子。一对父子,两面国旗,一面是小家的思念,一面是国家的荣誉。此时,亲情恰似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层层涟漪,形成了“由家而国”的自然辐射,将家国情怀展现在我们眼前。

月不计盈虚,缀耿耿星河清辉万里;江不计起伏,注莽莽海洋不断洪流。家国情怀是一种深厚的民族感情,是一种刻于骨血与生俱来对国家的深情大爱。每个人的前途都牵系着家庭、社会、民族、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我们要感恩于亲人的陪伴与关爱,更要为祖国奉献与拼搏,应该勇担时代重任。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吾辈当以国家之情怀,耀青年之时代,共同将祖国的美好蓝图变回现实!

(作者新宁县第一中学李欣遥 指导老师 肖琳琳)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